10月9日,湛江晚報報道了兩則慰問老人的消息,一則為中力愛國志愿者協會組織看望慰問遂溪縣黃略鎮冷水村老人,一則為吳川團市委和吳川天柱慈善惠康服務隊專程前往吳川市蘭石鎮敬老院開展慰問活動。他們不但向老人們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資,還組織全體老人聚餐。
每到重陽節,人們都對老人給予各種形式的關心關愛,營造著濃厚的愛老敬老氛圍。生活在當代老人確實非常幸福,絕大多數老人生活有保障,衣食無憂。筆者也是一位退休老人,從心底里講,生活中的慰問固然不可缺,但老人最渴求的還是精神上的關心。特別是置身在日新月異的信息社會,尤其是智能設備的普及,致使一些老人還未能很好地適應,都盼有人幫助他們融入這個信息社會。
新形勢愛老敬老,一定要著眼老人需求,了解老人的愿望,全方位推進智慧助老行動。毋庸置疑,網絡技術革命決不能讓老人缺位,更不能令老人失望。要送技術上門,盡快幫助老人有效地融入數字生活中。諸如網站和App要推岀根據老人群體特征,研制岀適老版、無障礙版、語音朗讀版等居家智能型產品;手機微信操作界面要更簡單,操作更方便,便于老人使用;要開設手機課堂、組織網絡技能輔導進社區和老年大學,手把手教老人使用各種智能設備;孩子們要給父母繪制圖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說明書”,幫助父母裝備得心應手的技能包,隨時方便使用。在對老人普及智能技術時,還要嚴密防范不法分子針對老人設置的各種網絡騙局,從嚴打擊網絡涉老犯罪,為老人打造清朗安全的網絡空間。
身處數字時代,我們深深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與神奇。我們在慰問看望老人時,不忘手把手教他們使用智能產品,讓他們融入數字社會,樂享智慧生活。全社會要營造起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讓老人在數字時代自由快樂地生活,安享晚年幸福美好的時光。
湛江晚報、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