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報版面截圖。
10月8日,中國水利報推出“走水利工程,看盛世興水”專版專題,以《穿山越嶺 “解渴”粵西》《努力讓工程早日造福粵西人民》為題,聚焦報道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
報道稱,秋日的湛江,位于雷州市松竹鎮的環北廣東工程松竹泵站施工現場,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塔吊高聳,建設人員正在加緊組裝盾構機(隧洞掘進設備)……一派熱火朝天繁忙景象,全然不見近期遭受臺風侵襲的痕跡。
環北廣東工程是廣東省引水流量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建設條件最復雜、總投資最高的引調水工程,將引西江之水,一路“穿山越嶺”,經過5次爬坡躍升,串聯起江、河、湖、庫,為粵西“解渴”,結束雷州半島苦旱歷史。
“臺風‘摩羯’過后,我們迅速組織參建單位開展圍擋修復、電路檢修、積水抽排及設備檢查等工作,快速有序開展復工復產?!睆V東粵?;浳鞴┧邢薰荆ê喎Q粵西供水)總經理助理兼湛江管理部總經理殷曉紅介紹,粵西供水在臺風登陸前啟動應急響應,實行24小時值班,通過視頻會商統一調度各參建單位,對工程重要設施設備采取加固保護措施,督促相關區域人員“應撤盡撤,應撤早撤”,并儲備足夠的應急物資,最終實現“零傷亡、少損失”目標。
受臺風影響,徐聞縣多個村鎮斷電停水,人民群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粵西供水湛江管理部火速集結救援人員54名,調集挖掘機、裝載機、發電機、送水車等施工機械設備17臺套,緊急時刻伸出援助之手,映照著粵西供水的為民初心。此外,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粵西供水聯合參建單位大力開展助推“百千萬工程”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位于茂名市高州市的環北廣東工程大井倒虹吸施工監控室里,刀盤轉速,泥水倉壓力,螺機潤滑……多項數據在電腦監控頁面不停跳動?!啊腔劢ㄔ臁|量監管平臺是質量控制體系中的關鍵一環?!闭f著,粵西供水總工程師兼高鶴管理部總經理蔣軍拿出手機翻看著各工區實時監控視頻。
為打造新時代民生精品水利工程,粵西供水結合實際,全方位保障工程高質高效推進。工程方將壓緊壓實責任,嚴格把控安全關,以精細精準的質量管理加速刷新工程進度。
在雷州市龍門鎮,一望無際的菠蘿田滿載著村民的希冀。深綠的菠蘿“躺在”硬實的葉子間,享受著陽光的照拂,靜待成熟收獲。與菠蘿田相隔幾米,是環北廣東最后一個標段——D4標段輸水管道敷設施工現場。管道基坑,抽排積水與回填作業正在同時進行。
“我們根據地形特點設計結構物,在地勢低洼處設置排泥閥,在地勢較高處設置排氣閥,‘多管齊下’,為工程后期安全運行和保障水質提供有力支撐。”施工D4標項目經理郭少斌介紹,“輸水管道敷設完成后,還會在管道上方埋設安全監測線纜,未來運營期若管道出現被擾動、位移或其他異常情況,監控中心可自動采集相關數據,判斷風險級別,大幅度降低運維成本?!?/p>
下過大雨,道路泥濘不堪,“紅土遇水會變得非常泥濘,曬干后則變得十分堅硬,這給汛期施工增加了一定難度。”殷曉紅仔細查看現場施工情況,叮囑作業人員施工要點……在靜謐的鄉村深處,水利建設者克服重重困難,以昂揚的斗志為迎接下一個挑戰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