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 伴隨著陣陣轟鳴聲,TBM的刀盤飛速旋轉,猶如鋼鐵巨龍般往前突進,堅硬的壁面迅速被切削破碎,這是環北廣東工程云開山隧洞施工現場的一幕場景。截至9月底,環北廣東工程累計完成盾構和TBM始發12臺,始發任務完成過半,為工程加快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由粵海控股集團負責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是廣東歷史上引水流量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建設條件最復雜、總投資最高的引調水工程。工程全長490公里,其中隧洞279公里,占線路總長的57%,采用盾構和TBM施工的隧洞總長約160公里,共投入24臺盾構和TBM設備施工。
工程開挖區域地形地質復雜,穿越多條斷裂帶和富水帶,區間巖石硬度高、地質變化大、掘進距離長,特別是工程穿越云開大山,云開山隧洞全長63.3公里,最大埋深910米,是迄今為止廣東省最長隧洞;TBM掘進面臨軟弱圍巖大變形、富水斷裂帶及蝕變巖體等重大風險;工程交叉穿越眾多,下穿鐵路、公路、河流水庫100多處。
為確保施工安全可靠,粵海集團會同設備制造商積極開展科研攻關,針對不同地質環境的復雜工況進行專門設計,量身打造掘進設備。為處于工程關鍵線路云開山隧洞的三臺TBM配備了目前國內最新智能掘進系統、超前地質預報系統、超前鉆機、鋼管片系統、大型制冷設備等尖端技術功能,有效提高了設備在復雜地質條件下掘進工效和安全保障系數;茂陽分干線“粵海環北9號TBM” 創新采用高強度、強耐磨保護的刀盤和重型三排雙列滾子軸承解決長距離獨頭掘進難題;為應對“小直徑”“長距離斷層破碎帶”“涌水突泥”等行業性難題,技術團隊對“粵海環北12號TBM”連接橋、支撐系統、后配套平臺進行創新設計,“粵海環北10號盾構機”具備6種泥漿環流操作模式及大流量泥水循環系統。
截至目前,環北廣東工程全線24臺設備已出廠驗收16臺,12臺已正式始發,工程累計完成投資85.9億元,累計完成隧洞掘進30.1公里。項目建成后,將徹底解決雷州半島千百年來苦旱問題,每年退減地下水近6億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185萬畝,惠及四市1800萬人民,賦能區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