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悉心教導。田殷華 作
下午,海面波光粼粼,我和剛上完課的女兒手挽手在海邊慢行,淺聊。快小升初的她忽然仰著頭對我說:“媽媽,我讀初一的時候去你的班吧,你做我的班主任。”眼里滿是期待,全然沒有被我教的抗拒感。那一刻,我也相信自己能用平常心來對待她。
晚飯后,我還是像往常那樣在書房里檢查她的作業,今晚她的閱讀答題仍和往常一樣,還是不結合文本,只是簡單地把答題格式作為解題的答案:“父親的自行車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概括了全文的內容,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寥寥幾句,很是敷衍,書寫也不像平時那樣美觀,答案也讓人覺得是沒有用心去思考的。我覺得她做題不夠認真,甚至還有點笨,因而夾雜著急躁、責怪、還有恨鐵不成鋼情緒,用責罵代替了耐心指導。
希望她跑得比別人快的我,氣急敗壞地吼:“你怎么這樣不認真呢?教過你要結合文本的,總是把文章內容丟掉,默寫答題格式會有分嗎?”孩子一臉無辜地回應我:“我已經結合了呀,也很認真去完成的。”看見她滿不在乎的樣子,我不由自主地把她和自己所教過學霸進行對比,覺得她主動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還遠遠不如別人。氣不打一處來,我越教越急,難以自控地把她和自己的學生比較,總覺得她學得太慢,接受能力比別人差。在一旁的孩子覺得委屈,她說自己已經很努力,還不差,為何我還要責怪她?她滴答垂淚,娘倆就這樣僵持了十分鐘,不歡而散,我也氣沖沖地出了書房。
坐在客廳沙發時,眼前浮現在校輔導學生的情景,每個大課間,我按時到教室,耐心抽背他們,背不出或者背不牢的時候,會想更好的辦法讓他們記住、記牢,全無責備之心。一次又一次地抽背,盡管有些學生學習能力很強,也并非能一次記住,也會犯錯,也會不懂。即使部分學生學得比較慢,像蝸牛一般,我也會原諒他們,給予最大的耐心,為什么到自己孩子身上,就不容許她當蝸牛了?我總是想用三言兩語就讓她明白,想她悟透所有的知識點,不允許她比別人學得慢。下午,孩子還異常高興地說小升初后,要我當她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她是多么信任自己的媽媽,而我那么急,若是真有機會成為班主任,那豈不是用竹篙打折了孩子成長的積極性了?得有允許孩子慢一些的平常心呢。
冷靜后我重新回到書房,與孩子拿出剛剛做得不太好的閱讀題,和她品讀一遍《父親的自行車》這篇文章,剛開始時她未能完全讀懂,鑒于孩子人生閱歷不夠,我和她細細地分析作者在那物質匱乏時代,對自行車好奇與期盼的情感,還有艱苦年代對父親付出的愛的感激,女兒漸漸由似懂非懂到恍然大悟,沒有經歷過的情感,需要時間去悟透,而我卻固執地認為孩子一看就能懂。坐在一旁的她很實誠地說:“媽媽,我在讀閱讀時,有些不是自己經歷過的事,有些情感真的讀不出呢,而且小學的答題格式,沒有那么正式呢。”是的,孩子的認知也需要時間去豐富呢,我為什么不能允許她暫且做一回蝸牛?孩子學慢一點,也無所謂的。
今夜,女兒給我上了一節課。我突然也明白了,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有一顆平常心。有時,也允許孩子當一回蝸牛,讓她慢慢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