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森在放飛海空兩棲模型。
每逢周五和周日,航模教練林浩森就帶著學員在戶外開展航模運動——他們在寸金橋公園、霞山觀海長廊大草坪等開闊之地放飛機。林浩森穿著廣東省航空聯誼會湛江分會的會服,戴著會帽,耳聰目明,身手敏捷,一邊示范一邊講解,操控無人機飛離地面,在空中翱翔,吸引了許多市民圍觀。
發燒友在放行燃油機動力的航海模型。
林浩森在工作室。(受訪者供圖)
他是湛江第一代航模教練
林浩森是湛江市航空模型運動的“開山教練”。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航空模型運動得到迅速發展,湛江也成為開展這項活動較早的地方。1953年,在湛江一中讀初中的林浩森被一位熱心的師兄拉去參加學校的航模運動,學放飛機在當時是比較前沿的科技和令人羨慕的興趣之選,林浩森以濃厚的興趣參與其中,并很快掌握了相關技能。1957年,湛江市開始籌建國防體育航海俱樂部,訓練項目包括無線電和航模,林浩森成為市航模隊的一員,并作為重點培養的苗子,派往廣州觀摩世界航模表演比賽,令他眼界大開。
1959年,廣東省第二屆運動會首設航模比賽,湛江以湛江一中為主隊,派出兩支隊伍10多名運動員參賽,剛滿19歲的林浩森被推上了教練的位置。1960年,就讀于省立雷州師范學校的林浩森成為國防體育湛江航海俱樂部的航空模型教練,并參加了廣東省航模教練員培訓班。
林浩森指導小朋友操作航海模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每年都舉辦全國性的航空模型比賽,航模運動彰顯了強大的生命力。作為湛江最早的航模教練,林浩森滿懷熱忱地投入到航模運動的事業中,數十年間培養了大批優秀航模運動員和裁判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工作貢獻章”。
一次次訓練,一次次出征,一次次奪得了耀眼的成績,桃李滿天下的林浩森說起自己的學生,難掩驕傲與自豪,既使時隔多年,他仍能清晰記得他們的名字,記得那些賽事——
1964年第三屆省運會,歐其益以三級牽引模型滑翔機項目的873分高分,為湛江專區代表隊奪得第一枚航空模型比賽的金牌;
1965年,湛江市二中選手李云海奪得全國青少年航模賽一級牽引模型滑翔機項目冠軍;
1978年第五屆省運會,林浩森航空、航海一起抓,葉穎森奪得三級牽引模型滑翔機項目的冠軍。
1983年,林浩森向廣東省航模隊輸送葉成富、陳靜、羅潔英作為廣東省航模隊正式隊員。同年,葉成富披廣東戰衣出戰合肥全國航模錦標賽,次年,被選進國家航模集訓隊;1986年第七屆省運會,葉成富在專業組遙控滑翔機F3B級(國際級)的比賽中,以驕人的成績打破了該項目的廣東省紀錄。4年后,葉成富在第八屆省運會中第二次打破該項的直線速度全省紀錄,成為湛江航模運動員連續兩屆省運會打破省紀錄的第一人。
林浩森熟練地操作小型直升機飛行。
航模服務社會民生
自1994年第九屆省運會和1997年第八屆全運會起,航模運動不再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國家和各省、市的航模運動隊伍也紛紛解散,林浩森從湛江市體校調到了赤坎區體委工作。
林浩森認為,航模運動是一項綜合體育運動,在社會生活中有廣闊的用場,還可以為培養航空航天人才提供基礎,既使不為拿獎也要把這項活動開展下去。秉承這一理念,他發起并成立了湛江市航模運動協會。
“航模的用途很廣,可以應用于軍事、工農業、攝影、繪測、電影制作等,甚至可用無人機送外賣。參加航模運動其實是站在科技的山峰瞭望世界。”林浩森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曾帶湛江航模隊到海南和西沙參與拍攝《西沙兒女》,劇中不少船只、軍艦、飛機都是由航模隊員根據圖紙縮小比例手工制作的模型,在電影里看起來像真的一樣。為了真實地還原實景,林浩森及航模隊跟著電影攝制組在西沙呆了8個多月。《西沙兒女》是中國第一次用遙控模型為影視開路。
2015年8月,廣東省航空聯誼會湛江分會會長林浩森率隊并現場指導,在赤坎進行了湛江首場無人機噴灑農藥示范:一架無人機10分鐘完成了10畝桔園的農藥噴灑任務,相當于一分鐘一畝地,效率是人工噴灑農藥的60倍,而且具有節約用水、高效安全等特點。林浩森說,無人機操作簡單,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農藥噴灑、森林防火、地質災害評估、航拍、測繪等領域中,近幾年,他經常帶隊到徐聞、高州等地開展農用無人機服務,深感農用無人機的應用前景廣闊。
林浩森在調試海空兩棲模型。
航模科普進校園
航模科普進校園讓青少年早早站在科技前沿,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強科技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在校園中營造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受到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歡迎。“有些家長陪孩子參加航模活動,結果‘中毒’了,自己買飛機自己飛,比孩子還著迷。”林浩森說。
幾十年來,林浩森不斷推動航模科技進校園,擴大航空航天愛好者群體,開展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知識教育及國防教育。據不完全統計,湛江參加航模活動的人超百萬人次,參加活動的學校超200多間,市區的一中、二中、六中、八小、二十五小等中小學積極開展航模科技進校園,而訓練場地更以赤坎游泳場為中心,以湛江市青少年宮、霞山海濱公園、三嶺山、湖光巖、鶴地水庫等為基地。2003年11月,為紀念人類航空上天100周年,林浩森在雷州策劃組織一場10000多人參加的航模比賽和表演。
林浩森等發燒友向記者展示8月4日在大草坪放飛的部分航模。
每次航模活動,林浩森都給同學們介紹各種航模:小四軸飛機、線操縱飛機、大疆無人機等,輪番給大家展示這些航模的飛行本領。線操縱模型飛機好玩且易操控,但很容易眩暈,一般人玩一輪下來早已頭昏目眩站立不穩,但林浩森連續帶幾輪依然淡定自如。每當學生們問他為什么身體素質這么好,他總是哈哈一笑:航模運動的結果!
事實證明了林浩森對航模重要性的預測。隨著無人機教育的普及,全國各地興起各種大大小小的航模、無人機競賽,不少具有含金量的全國性科技創新賽事也加入無人機項目,而在航模、無人機等高含金量競賽的獲獎成績也成為進入重點學校的敲門磚。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