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關關員開展船邊監管。 通訊員胡鵬 攝
港通四海,陸聯八方,口岸是對外開放的門戶,在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湛江海關堅持以“智”賦能,推動改革再提速,為高水平開放蓄勢賦能。
湛江海關關員應用智慧商檢業務場景對進口鐵礦石開展查驗作業。 通訊員肖淵迪 攝
智慧物流,為區域協同發展賦能
日前,搭載了62個外貿集裝箱和316個內貿集裝箱的船舶“榮茂19”從湛江港解纜駛往海南洋浦港,成品紙、石英砂、高嶺土等貨物打破內外貿的界限同船運輸,降低了區域物流成本。
內外貿同船運輸是海關穩外貿促發展的重要舉措,具有艙位共享、貨物集拼集運、高效分撥中轉等特點,能有效整合航線資源優勢,進一步提高船舶艙位利用率,降低企業成本。湛江海關今年支持湛江港開通了“湛江—洋浦—蛇口”等內外貿同船運輸航線,積極探索智慧物流模式,服務廣東與海南相向發展。
湛江海關還積極推動與海口海關簽訂合作備忘錄,建立溝通聯系、數據共享、合作事項督查評估等機制,在能力提升、法治服務、黨建共建等方面全方位合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力量。尤其是該關綜合運用智慧海關建設和海關通關監管改革成果,積極探索“并行港”模式,集成式創新多類貨物運輸模式、多關協同機制、多種科技支撐手段,推動貨物便捷高效聯運和集拼分撥中轉,織密外貿航線,優化區域開放布局,聯動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增強區域一體化發展動能,以改革創新推動向海圖強。
湛江海關關員使用口岸物流協同平臺進行數據監控。 通訊員楊曉東 攝
智慧監管,為資源基地建設提速
7月19日,裝載著20.4萬噸進口鐵礦石的“恒源”號貨輪在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主原料碼頭開始卸貨作業。湛江海關所屬東海島海關關員運用“智慧商檢——大宗資源型商品監管(鐵礦石)”業務場景對在卸鐵礦石實時開展在線查驗監管作業,全過程自動化運行,鐵礦石無感檢測通關。
“自從湛江海關運用智能查驗監管模式后,我司進口鐵礦石相比以前通關時間和物流成本都大大降低,初步估算每年可以節省超2000萬元。”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物流部經理丘登云說。
據了解,湛江海關深入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除了首創“智慧商檢——大宗資源性商品監管(鐵礦石)”業務場景外,還同時跟進推廣海關總署九大標志性工程建設,協同推進“煤炭智能查驗監管”項目、“大宗散裝出口危險化學品屬地智慧監管”項目、“湛江港大宗散貨自動采樣”項目、“構建離島免稅智能風險防控框架和體系”系統,將檢驗監管政策要求通過智慧化手段順勢嵌入企業生產經營、進出口物流作業鏈,助力湛江打造華南大宗散貨集散分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