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社會,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勞動者。而我身邊就有一位在眾人中不起眼,但樂觀豁達的人——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在幾年前不幸患上了重病。之后的這一年里整個家都陰沉沉的沒有一點兒生氣。
但過了一段時間后,媽媽決定讓大家重新振作起來。她讓外公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外公的身體慢慢地變得好一些。
媽媽為了讓外公的生活變得不枯燥,買了一些金魚給外公養,沒想到外公養魚經驗豐富,養出來的金魚非常好看。外公還喜歡種花,在我們家奄奄一息的花到了外公手里,過段時間就生機勃勃了。
但在不久前,外婆發了一張照片給媽媽,圖中是一個滿頭銀發的老人,他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浮現出慈祥又欣慰的笑容。沒錯,那位老人正是我的外公。
“外公在干什么呀?”
“外公外婆回到原來的田地除草,打算重新種地。
看著圖片中雜草叢生的荒地,讓我想到了“拓荒者”。其實除草我也干過,實在是不好干。
可是外公身為一個病人都有熱情去勞動,那么為什么班上有些同學才干一點兒活就喊苦?哪像那些志愿者、環衛阿姨,他們都沒喊累。我們平時幫助父母干一些家務,幫老師搬幾本作業本,撿地上的一些垃圾。這些不起眼的小舉動,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每次看到志愿者、環衛阿姨那么辛苦地工作,我會想:勞動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勞動可以鍛煉身體,戰勝病魔。在眾多人中,我外公就是這樣的例子,他也是我心中最美的勞動者之一。
指導老師:譚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