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廉江橫山鎮下乙槽村盤活鄉村資源促發展。下乙槽村深化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帶動土地等閑置資源“活起來、動起來”,釋放新農村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日前,隨著橫山鎮下乙槽村新三鳥市場投入使用,當地家禽經營散戶終于結束了“四處流動”,有了專屬攤位。12000多平方米的大空地,成為當地做大村中集體經濟“蛋糕”的好材料,助力村民增收就業。
據介紹,建設新三鳥市場(如下圖,通訊員何江江攝)是橫山鎮下乙槽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重要舉措。該項目于2023年規劃,由村民集資建設,于日前落地建成。村中采用“自建自管”的管理模式,有效解決了先前鎮圩禽類市場環境臟亂差的問題,同時為當地村民增設治安管理、衛生保潔等就業崗位。村民每年可通過抽簽的方式組成小分隊,對市場進行輪崗管理。
市場招租面向下乙槽村及周邊村民,40余個攤位優先安置先前沿街擺賣的禽類經營戶入室經營,剩余攤位再統一尋找新“租戶”,形成了家禽“飼料、售賣、宰殺”等多元化市場格局,既有利于村集體統一管理,發揮項目的持久效益,也為商家和周邊群眾提供了方便。
新三鳥市場經營戶李先生介紹,該市場環境比較好,空氣清新通風,這里客戶又多,生意比以前好幾倍。
橫山村干部表示:“這不僅有利于推動我們城鎮規劃的落實,還能增加村民的集體收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生活條件,提升城鎮的整體形象和品位。”
另外,位于該市場旁的橫山牛圩市場也是下乙槽村激活經濟“造血”功能,促進村民經濟增收的一大來源。該牛圩市場是目前粵西地區最大的生牛交易平臺,每逢趕集日,來自湛江市區等地的交易商早早來到牛圩進行生牛挑選交易。牛圩只收取每只成功交易的生牛出場費用歸為村集體經濟,未被成功交易的牛只可自愿與當地村民協議寄養直至下個交易日,所獲的寄養收入歸村民個人所得。
據橫山鎮下乙槽村村小組負責人介紹,得益于新市場的開業,村民經濟收入較往年增長10%以上。村中集體經濟收入支出,主要劃分為村中建設、市場管理維護、市場增設崗位的工資、年終全體村民分紅及65歲以上老人的高齡補貼增加部分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