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臨近,湛江市交警通過強化管控打擊、加強宣傳、完善長效機制建設、聯合多部門發力,守護織密未成年人交通“安全網”。(7月6日《湛江日報》)
暑假來了,但交通安全不能“放假”。一方面,暑假期間學校直接教育監管減少,未成年人出現在道路上的時長和頻率增加,未成年人對交通規則的理解和遵守意識相對較弱,可能會出現闖紅燈、隨意橫穿馬路等危險行為。另外,他們在騎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時,可能缺乏足夠的駕駛技能和經驗,難以應對復雜路況和突發事件。另一方面,暑假短途自駕出游需求增加,未成年人乘坐私家車出行風險上升。從過去事故教訓來看,兒童單獨留在車內,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頭、手伸出車外等原因導致的傷害問題較為突出。
對此,相關職能部門、家長、學校和社會各方都應給予充分重視,共同織密未成年人交通“安全網”。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家長自身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例如,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闖紅燈、駕車系好安全帶等。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向孩子講解自己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和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規定,12歲以下的兒童不可以在公共道路上騎自行車,但一些家長認為只要自己在一旁陪護,孩子就可以上路騎行。暑假帶著未滿12周歲孩子上路騎行的家長不在少數,這應引起重視。此外,近年來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自行車、滑板、輪滑、小輪車等各種新形式出行工具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未成年人出行安全帶來諸多挑戰。
其次,要依托社區、村委,加強模擬特定場景的交通安全教育。例如,要教育未成年人不在小區停車場、路側停車位等車輛可能行經的區域玩耍。因為車輛有視角盲區,一些孩子身材矮小且對危險判斷、規避能力較弱,在這些區域玩耍易發生危險。又比如,一些城中村、老舊小區內,有人車混行的道路,這些道路兩側店鋪林立,人車混行,孩子更易受到交通事故傷害。我們應該針對這些場景,有的放矢地做好未成年人暑假交通安全教育,特別是社區、街道要根據當地情況,因地制宜地提醒未成年人遠離交通事故多發地點。
最后,是要通過新媒體、短視頻等方式,創設生動有趣的課程,教導孩子們過馬路時不得猛跑、橫沖直撞或突然折返,必須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行進,在沒有信號燈的路段應從斑馬線上穿過馬路,穿越時學會左右看車并快步通過。這類宣傳教育短視頻也應針對自駕游的家長,強調絕不能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封閉車內短時間就可能對孩子造成大腦和腎臟損傷,甚至導致死亡;下車務必檢查車廂內情況。
意外無法預測,但事故可以預防。各位家長帶孩子外出時,一定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教會孩子“知危險、會避險”,讓孩子在暑假期間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