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遂溪縣草潭鎮的深海網箱養殖基地,一個個巨大的圓形網箱散布四周,這里養殖著金鯧魚。
在雷州市流沙港7海里外的海面上,廣東海威農業集團養殖的3萬多條軍曹魚和鮸魚在“海威一號”中茁壯生長。
湛江灣實驗室與廣東海洋大學正在共同推進建設深遠海養殖魚類育種中心,計劃2023年投入使用,將為構建深遠海魚類養殖技術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一個個海洋牧場通過技術裝備推動湛江水產養殖業向深遠海發展,帶動技術裝備業、旅游業等發展。
向海圖強,踏浪前行。如何利用特色海洋資源稟賦,解鎖向海洋要糧食、向海洋要經濟的“致富密碼”,成為湛江正在探索的課題。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海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寧凌帶領科研團隊調研了湛江等地的海洋牧場發展現狀后,把加大力度支持南海區域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帶到了兩會現場。
“海洋牧場”是什么?在寧凌看來,海洋牧場區別于傳統的海產養殖,從建設類型上看,海洋牧場通常分為養護型海洋牧場、增殖型海洋牧場和休閑生產型海洋牧場三種類型?!昂Q竽翀鍪腔诤Q笊鷳B系統原理,在特定海域,通過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構建或修復海洋生物繁殖、生長、索餌或避敵所需的場所,增殖養護漁業資源,改善海域生態環境,實現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漁業模式。”
2001年,廣東率先推動大規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建設,目前全省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5個,其中湛江有3個,分別為遂溪江洪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硇洲島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博茂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
作為廣東發展海洋牧場、打造藍色糧倉的天然“主戰場”,湛江建設海洋牧場大有可為。根據規劃,到2026年,湛江將4個國家級海洋牧場,打造游客向往的“海上草原”。
“海洋牧場已逐漸發展成為沿海地區資源養護、生態環境修復和漁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新模式。同時,現代海洋牧場的碳匯作用越來越強,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貢獻也越來越明顯。”寧凌認為,海洋牧場既具備生產效益,又有生態效益,海洋牧場建設需要與新能源、休閑旅游等產業業態有機結合,這不僅能有效利用海洋資源,而且能為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南海區域海洋牧場建設雖然起步早,但沒有跟上發展‘大潮’,與全國海洋牧場建設相比,發展還要提速?!苯Y合對湛江等地海洋牧場發展現狀的調研和相關研究,寧凌建議,進一步強化統籌規劃,分類型明確海洋牧場建設規范,加快南海區域現代海洋牧場建設速度,跟上全國海洋牧場發展的“大潮”;通過強化科技賦能,提升現代海洋牧場建設成效,推動海洋牧場可持續發展。
他還建議,可結合南海區域的海洋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方面,進一步強化市場運作,豐富海洋牧場產業融合模式,推進海洋牧場的綜合開發?!氨热缯f,通過‘海洋牧場+深水網箱’‘海洋牧場+海上風電’‘海洋牧場+休閑漁業’等多產融合的發展模式,來推動我們南海區域的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車道’,讓它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驅動。”
(編輯/岑川 值班主任/何杰 值班編委/林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