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鮸魚、高體鰤等魚種的育種與養殖關鍵技術; “湛江灣1號”“海塔1號”通過專家論證;篩選出“湛江紅樹林種養耦合示范工程基地建設”的適植樹種和水產養殖品種支撐……這一項項研究成果,均來自粵西地區首個獲批設立的省實驗室——湛江灣實驗室。
近年來,湛江大力發展深遠海養殖,積極構建大型海上“藍色糧倉”。湛江灣實驗室立足本地,深耕海洋牧場,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重點進行深遠海養殖技術與裝備產業化研究,培育百億級養殖產業集群。
深遠海養殖,養殖為本。湛江灣實驗室積極攻關優質魚種育繁推技術,通過與企業共建產業研究院等形式開展養殖技術的研究與標準化工作。順利突破了高體鰤人工繁殖技術;實現了豹紋鰓棘鱸抗病和體色基因育種,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目前實驗室與廣東海洋大學正共同推進深遠海養殖魚類育種中心建設,計劃2023年投入使用,為構建深遠海魚類養殖技術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深遠海養殖,裝備是基礎。湛江灣實驗室開發研究現代化智能裝備,為湛江深遠海養殖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自主研發的12萬立方米水體南海大型游弋式養殖平臺技術方案獲得中國船級社原理認可;自主設計的全球首座8萬方漂浮式動力定位全海域養殖平臺“湛江灣1號”項目建設方案已通過專家論證,即將通過立項審批,預計將于明年下水運作。
深遠海養殖,加工是增值的關鍵。圍繞深遠海養殖魚類的開發利用,湛江灣實驗室從養殖魚類長時間保活保鮮技術、魚類原料多元化加工利用、 標準化工業化魚類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三個方面著手進行科研攻關,通過與企業對接合作,深度挖掘市場需求,開發出預制菜、魚膠滋補品、魚骨補鈣片、DHA魚油膠囊、小分子魚鱗肽粉等產品,實現深遠海養殖魚類的高值化利用。
今年2月13日,湛江灣實驗室主辦智慧漁業高端論壇,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鵬城實驗室、科大訊飛等企業簽署合作協議,一同參與創建智慧漁業海洋鴻蒙生態系統,推動國內深遠海養殖可持續發展;占地700平方米的漁業指揮控制中心正在龍王灣研發基地加快建設,投入使用后將可實現對深遠海養殖活動的實時監控和調度,為開展深遠海漁業養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目前實驗室深遠海養殖平臺建設體系的其余板塊也正有條不紊推進中;養殖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方案已完成,服務保障支持船已完成概念設計和立項前期準備;標準化工業化魚類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養殖平臺能源自供給技術研究不斷取得進展……湛江向深海挺進的科技力量正在不斷加強。
(編輯/何海清 徐衛民 值班主任/何杰 值班編委/鄭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