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湛江市首批“垃圾分類時尚小區”出爐。這是垃圾分類的樣板典范。下一步,市分類辦將繼續聯合有關部門,發揮“垃圾分類時尚小區”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完善各小區的垃圾分類設施設備,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引導群眾自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培養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大力推進我市垃圾分類各項工作。(據3月1日《湛江日報》)
生活垃圾分類是城市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體現,作為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我市制定出臺《湛江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湛江市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等制度措施,并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強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體現了對垃圾分類的重視程度和落實決心。
進一步看,垃圾分類不僅是基本的民生問題,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過去,垃圾處理可以采用填埋、焚燒等方式,但是毫無分類地直接填埋、焚燒,會對土地、水源、空氣等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試想,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那造成的污染最終會通過我們吃的食物、喝的水、呼吸的空氣影響人類自身。比如廢棄的電池,里面含有金屬汞等有害物質,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都會產生較大的危害。
所以,垃圾分類表面上是物理分揀,實質上卻是生活理念的變遷。涵養文明的舉措和能力,同樣是治理能力的體現。因此,推行垃圾分類,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倡導按照系統推進、廣泛參與、突出重點、分類施策的原則,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商場、綠色建筑等創建行動為舉措,推動全社會綠色消費,加強宣傳引導和社會監督,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的文明風尚。
欣慰的是,為深入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行穩致遠,我市各地十分重視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寓教于樂激發市民環保熱情,值得肯定。當然,湛江垃圾分類工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不管是政府、企業、社區還是普通市民,都需要繼續強化垃圾分類的意識,并主動落實于日常行動之中。
總之,推動垃圾分類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公民素養、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迫切要求。期待湛江涌現更多“垃圾分類時尚小區”,打造山清水秀的大美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