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地處沿海,是臺風、洪澇等自然災害多發地區,農業發展面臨較大的風險。近年來,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的品種逐年增加,賠款支出及受益農戶逐年增長,支農惠農成效越發顯著。據統計,2022年全市農業保險保費收入11.83億元,同比增長50%;賠款支出7.35億元,同比增長62%。但湛江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保險發展未能跟上農業經濟發展需求,農戶“多年致富,一災致貧”的問題比較突出,與高質量發展差距還很大。
今年市兩會,市人大代表許仕賢提出了關于促進政策性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他認為,我市農業保險發展勢頭良好,但政策性農業保險項目在各級財政補貼資金配套方式、撥付流程等方面還存在不足,要進一步破解發展農業保險面臨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為鄉村振興事業保駕護航。
他建議,要配足各級財政補貼資金,并落實按季度撥付制度,確保保險公司可以為農戶提供及時充足的風險保障,提高災后復工復產效率,助力我市農業生產保產穩供、可持續發展;要強化政策性農業保險財政補貼管理和績效考核,確保資金專項專用;要改變財政補貼資金支付方式,直接由市撥付,縣(區)負責審核請款資料,避免財政補貼資金被擠占、截留或挪用,保證資金使用規范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湛江轄區內,農墾區域面積比較大,除農墾企業外,廣大農戶種植在農墾區域的作物較多,當地政府部門要明確農墾區域財政補貼資金配套情況、實施時間、保險經營監督責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