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兩會,住湛省人大代表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就種質資源保護、育種基地建設、土地資源利用等方面亮出“金點子”。
保護好海水稻等種質資源
“湛江原生態海水稻種質資源寶貴,我呼吁高度重視海水稻種質資源保護。”1月13日,在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湛江代表團分組討論中,省人大代表、湛江市總商會副會長梁思橋說。
“不僅僅是海水稻,對其它海洋、水產產品的種苗保護也刻不容緩。”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寧凌說。
高標準建設國家南繁湛江基地
“國家南繁湛江基地建設于上世紀80年代,多年來為我國水稻南繁育種及種子生產作出重大貢獻。”1月13日,在湛江代表團分組討論中,省人大代表、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湛江研究中心主任羅青文建議,要繼續高標準推進國家南繁湛江基地建設。
目前雷州半島南繁基地雜交水稻年制種面積4萬畝左右,年生產種子1200萬斤,占全省雜交水稻種子生產量的90%,種子供應廣東、湖北、湖南、江西、廣西等。
目前我市種業企業108家,其中,農作物種子種苗生產經營企業20家,省級育繁推一體化企業3家,2022年共培育作物類新品種36個。
“高標準建設國家南繁湛江基地是海南南繁基地的必要補充,意義重大。”羅青文建議,省、市聯合成立南繁湛江基地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國家南繁湛江基地建設工作,結合湛江實際,建設開放發展、創新智慧、安全綠色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國家南繁湛江科研育種基地。
推動農村撂荒地復耕復種
省人大代表、廣東茗皇茶業有限公司種植場場長、總經理李丹關注耕地撂荒問題。她建議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制定適當的處罰辦法,依法對農村土地撂荒及挪作它用的采取一定制度性的強制約束;推進土地流轉,發展集約化規模化農業;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發展特色農業;通過加強科技推廣運用,提升土地產出率和農業資源利用率。“適當提高糧食收購價格,降低農資價格,保障農戶權益,激發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李丹說。
省人大代表、吳川市吳陽鎮那郭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凌華興建議加強農村水利、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農田水路、陸路硬件,提升農田種植能力。
著力緩解農產品供需矛盾
梁思橋建議,成立農業預警專管部門,收集、統計、發布農產品大數據,成立農業預判市場供需走勢,向農民、渠道商、預制菜企業、餐飲企業等農業產供銷一體化提供實時精準指導作用,讓政府和產業鏈各個環節提前介入,緩解供需矛盾。
梁思橋說,要發揮預制菜中小企業“船小好調頭”可及時根據市場供需調整生產的優勢,扶農助農,利用預制菜“削峰平谷”功能緩解農產品的供需周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