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衛生事業關乎千家萬戶,是重大民生問題。今年省兩會,長期戰斗在醫療戰線上的省政協委員徐力、陳日玲立足本職,發揮專業特長,將目光聚焦到醫療衛生領域熱點問題上,積極建言獻策,表達群眾期盼。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住湛省政協委員,湛江中心人民醫院神經外二科主任、腦卒中中心主任徐力在省兩會的平臺上多次為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獻計獻策。今年他的關注點還是在基層醫療衛生領域。他建議進一步健全醫療體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增強應對各種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發生能力。
徐力表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著轄區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人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在患者分級分類收治、風險人群健康監測管理、老人和孩子等重點人群醫療服務保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隨著國家對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網底作用更加突出。
隨著《廣東省加強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的落地,各基層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縣域內分級診療格局基本形成,患者逐漸回流縣域、下沉基層。通過前期調研,徐力發現目前基層就醫群眾中,存在大量患有基礎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腎病、腫瘤的人員,這部分病人的抵抗力免疫力都很差,遇到公共衛生事件時會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徐力建議進一步推進醫共體建設,提升城鄉衛生服務能力,強化基礎疾病管理,提升應對公共衛生事件能力。他建議由省衛健委細化醫共體的管理制度,明確縣級衛健局和醫共體總院職能責任關系,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納入醫保管理,將鄉醫納入鄉鎮衛生院編制,享受國家繼續教育和職稱晉升等待遇,提高鄉醫對醫共體建設的信心。
為強化基礎疾病管理,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應對公共衛生事件能力,他建議進一步強化公衛體系功能,通過網格化、信息化手段將基礎疾病納入重點監測對象。推行全省健康信息化管理,從信息化管理入手,做到分級管理、醫保管理,回訪干預等功能,合理分配醫療資源,共享醫改政策的紅利。
普及推廣兒童友好醫院建設
省政協委員,致公黨湛江市委主委、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院長陳日玲,結合職業特點,提出了普及推廣兒童友好醫院建設,進一步提升新生兒出生率、提升兒童健康服務能力,減緩人口出生率下降速度的建議。
陳日玲表示,建立兒童友好醫院應該充分考慮到兒童群體的特殊性,以兒童的視角規劃和建設醫院,在診療服務中以及診療外的健康服務中充分滿足兒童的權益與需求,保障患兒安全就醫的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通過每一處細節體現醫院對兒童的關愛和呵護。
目前我國在上海等地的兒童友好醫院建設成效顯著,可供各地參考學習,而廣東醫療衛生基礎良好,具備在大范圍內建設兒童友好醫院的條件。她建議將兒童友好醫院建設納入政府工程,為兒童友好醫院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投入政策保障、組織管理保障和體系建設保障,實現兒童友好元素在各級醫院全覆蓋。
陳日玲建議各地建立兒童期全周期、全過程、全方位和有溫度的多功能綜合健康醫療服務體系,實現兒童“重病不出市,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村”。醫院要從兒童視角出發、以兒童需求為導向,遵循兒童生理、心理特征,從導視系統、室內外空間、候診區域、游戲區域和游樂設施、母嬰室、兒童衛生廁位等多維度綜合考慮醫療空間和環境的設計和改造。
同時,各地應該著重提升兒童醫療保健服務能力,加強兒童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建設線上兒童健康管理平臺,完善各市(縣、區)三級兒童保健網絡互聯互通。實現智能導診、線上診療、診前化驗、報告查詢、移動支付、隨訪服務、健康科普和家長互動等多功能一體化兒童友好智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