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湛江市稅務局榮獲由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授予的國家級“節約型機關”稱號并頒發證書。這是繼2021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后,該局又將一個國字號集體榮譽收入囊中。
建設節約型機關是落實黨中央建設節約型社會重大決策的重要舉措,對降低機關運行成本、提升公共服務效能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湛江市稅務局高度重視該項工作,以黨建引領發展,深入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進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讓綠色辦公、綠色出行蔚然成風。
加強組織領導
健全長效機制
節能環保是一項長期性、全局性的系統工程,離不開科學完備的管理機制。為此湛江市稅務局不斷健全制度機制,強化目標管理,明確責任分工,形成奮力爭創“節約型機關”的良好局面。
建立“1+4+7”節能制度體系,力促創建質效提升。形成了由一把手負總責的市局、縣(市、區)局、基層分局三級管理體系,確保協同推進、貫通合力;扎實推進節約能源、綠色辦公、垃圾分類、能源監控等4個行動計劃,實現目標管理、責任到位;把節約用電、物業管理、能源管理等7項工作制度融入后勤日常管理,將目標任務化為行動自覺,做到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注重行為習慣引導,營造節儉機關文化。通過專題會議、集中培訓等方式,將節能、節水、垃圾分類等內容納入干部職工培訓體系,不定期制發勤儉節約、節約糧食的倡議書,在用電設備、用能部位廣泛張貼節能提醒標識,潛移默化地提升干部職工“綠色低碳、節能先行”的意識水平。
推行綠色辦公
倡導綠色出行
納稅服務運營中心里,工作人員在V-Tax遠程可視化辦稅平臺點點鼠標,便遠程幫助公司會計完成一筆退稅業務,省時省力更省心。近年來電子稅務局、粵稅通、湛稅易等一批“網上辦”“掌上辦”方式在湛江落地推廣,有效減少了辦稅服務廳三分之二的前臺業務量,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
在內部管理方面,湛江市稅務局綜合運用辦公網絡系統,實行無紙化辦公,壓縮會議數量,控制會議規模,大力提升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倡導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同時嚴格統一控制辦公室中央空調開啟時間和溫度,優先采購節能、節水、環保、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綠色產品,做好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
走到該局辦公樓外,記者看到嶄新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整齊排列,幾輛新能源汽車正在充電。湛江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綠色出行不能停留在口頭,而是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為響應“雙碳”戰略,該局除購置新能源汽車作為公務用車外,還建成多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引導鼓勵廣大干部職工選擇綠色出行方式;同時配備10輛公務共享自行車供干部職工隨借隨用,大力倡導“135”綠色出行方式,全力打造節能、綠色、低碳稅務機關。
抓好節能技改
促進提質增效
要達到節能減排目標,不僅需要從制度管理上完善、從行為習慣上引導,還需要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節能減排效率。湛江市稅務局率先建設能耗監管平臺,將2路一級用電、54路三級用電、7路用水納入平臺計量,實現能耗數據的存儲及在線檢測、統計分析、節能診斷,為加強后續管理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與此同時,大力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在辦公樓維修改造工程中,堅持使用防潮隔音保溫吊頂、雙層中空隔音保溫玻璃、新一代LED節能燈管等綠色節能材料,對中央空調采用分層獨立分房控制改造,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通過大力實施節能技術改造,達到有效降低機關運行成本的目的。
“室內燈具和路燈全部改用LED燈具,公共區域采用人體感應燈,做到‘人到燈亮、人離燈滅’;綠化采用高效噴灌方式,全面更換非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實現節能器具全覆蓋,有效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悉,該局近年來人均總能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人均水耗等指標均低于全省同類型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費指標平均值,并呈逐年下降趨勢。
“‘節約型機關’稱號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湛江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堅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積極發揮綠色稅制正向引導效應,為實現“雙碳”目標、服務湛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稅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