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應急救護、心肺復蘇和AED詳細操作方式……為關愛廣大市民健康,廣東省湛江市體育中心聯合湛江市120緊急醫療救援指揮中心,日前開展了一場AED急救設備使用與應急救護知識培訓會,市體育中心干部職工參加了培訓。(據12月11日《湛江日報》)
數據顯示,我國3/4以上的心血管死亡發生在社區、工廠企業、體育館、車站、景區等人群密集場所。這與基層急救體系不完善、公眾救治意識不正確有關。早一分鐘接受治療,患者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就此而言,市體育中心聯合市120緊急醫療救援指揮中心開展AED急救設備使用與應急救護知識培訓,在職工群眾中普及急救知識技能,值得推崇。
急救技能既對個人有益,更能提高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像心源性猝死的黃金搶救時機為發病后4分鐘,一旦發生意外,第一時間急救能力不足、錯失最佳搶救機會,后續再專業的急救和治療都可能回天乏術。特別是在突發公共事件中,如果大量人員受傷,在專業人士到來之前先行自救他救,能夠有效提高救治率,促進資源合理調配。
普及急救知識和技能是一項系統工程。首先,要將民眾急救知識普及培訓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納入精神文明建設、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等考核內容,推動應急救護培訓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進工廠、進機關、進家庭。其次,應要求各有關部門將應急救護納入購買服務范疇,并建立多方協調保障機制,加大對急救知識普及培訓工作經費的投入力度,促進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企業單位重視并履行相應職責,讓應急救護知識培訓成為職工群眾教育必修課,推動“健康中國”穩步前行。
同時,還需要提升公共場所急救設備的配備率,需要逐步在車站、學校、體育館、景區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顯著位置配備急救箱(包)、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醫療箱等設備。另外,不僅要讓更多民眾懂得急救知識,會使用AED等急救設備,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職工群眾急救他人的意識。只有廣大民眾勇于擔當,挺身相助,應急救護技能才不會白學,才能呵護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