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條件和重要支撐。今年以來,市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建設數字法治政府的工作部署,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政府建設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全市共組織開展“名師課堂”55節、“專遞課堂”254節、“名校課堂”16節,累計課件優課1680個,觀看數108萬次;101843名小學生參與學習人工智能編程課程,覆蓋1336所學校.……近年來,市教育局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新路徑,深入實施“互聯網環境下城鄉教育一體化”課堂,大力推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課堂”在農村學校的應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有效彌合城鄉差距。一批具有一定組織結構、機制靈活、優勢互補的“跨區域、跨學校、跨學段、跨學科”四個層次融合的創新教育實踐共同體成功構建。目前,湛江市7個共同體參與校擴充到了88所,共有9584位成員,輻射影響到廣西柳州、貴州六盤水、西藏林芝、廣州、佛山、惠州等地。
今年6月,經省級評選,我市1個創新實踐共同體項目區、7個創新實踐共同體項目學校全部結題通過。湛江市幼兒園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創新實踐共同體和生物主題探索與STEAM教育的融合教育共同體還因成果突出榮獲省級“優秀獎”。
市教育局重視人工智能素養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組織開展人工智能教師認證,持續可發展地開展好我市人工智能教育建設,促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深度應用。
創新實踐“互聯網+執法”模式。近年來,市教育局大力推進執法信息化建設,推行執法全過程“上線入網”,實現由傳統執法向智慧執法轉變。2022年市教育局運用執法辦案平臺辦理執法案件30宗,利用系統對檢查登記、現場檢查、處理審批、結案歸檔等環節進行一體化、規范化管理,形成執法信息網上錄入、執法流程網上管理、執法案卷網上生成等機制,實現執法行為全過程透明監督,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為提升執法質量、執法效能提供強有力支撐。
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以信息化推動管理服務減流程、減證明、減時間,推動行政機構職能、流程等的法治化再造。持續優化“一網通辦”服務,群眾通過登錄廣東政務服務網實名申請,網上上傳材料,各科室后臺受理審批,窗口統一出件,實現零跑動或最多跑一次,構建閉環式服務流程。有序對接“一網通辦”、“互聯網監督”和告知承諾信用體系建設,提升網辦掌辦效率,引領群眾改變傳統辦事習慣,極大地提高群眾辦事效率。2022年我市線上辦理政務事項1268件。依托粵省事完成中考成績和錄取信息查詢工作,增強教育便民服務能力。
此外,市教育局還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工作落實。編制完善監管事項檢查實施清單,推進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服務平臺全面應用,開展常態化、精準化、智能化監管。大力推行“互聯網+督導”模式,多次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遠程視導。加強建設智能校園安防系統,3945個校區完成安裝一鍵報警和視頻監控,并實現聯網,不斷筑牢校園安全防護墻。
全面建設數字法治政府是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舉措,是順應數字技術和依法行政深度融合的趨勢,對促進政府職能深刻轉變、提高依法行政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市教育局將聚焦新發展階段持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實際需要,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賦能增效作用,采取有效舉措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數字化水平,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