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的關鍵一年,昨日,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該局緊緊圍繞普法規劃目標任務,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探索普法工作新思路、新形式,提升法治宣傳的覆蓋面和感染力,多措并舉推動“八五”普法工作走深走實,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發展。(據11月28日《湛江晚報》)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努力培養廣大青少年的公民意識、法律意識、愛國意識,不僅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也是新時期提升青少年自身素質和能力的要求。然而近些年來,由于受網絡等一些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影響,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也日益突出。
據統計,目前我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有近4億,未來他們能否接好班,將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更好地進行下去,事關重大。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具體而言,法治教育需要一種價值實踐的基礎,引導民眾尤其是青少年通過一種自由、寬容、誠信、尊重的公共生活,更深刻地理解現代法治所強調的核心價值觀念,從而成長為一名法治的公民。對青少年進行法治教育,就是讓他們知道法律規定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在平時就能做到遵紀守法。
一個人的觀念塑造和習慣養成,基本上是在青少年時期完成的,而且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因此法治教育必須從青少年抓起。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也是新形勢下深入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和重要任務。
因此,各級各有關部門及中小學校等必須統一思想,積極配合,并且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拓展和發揮好實踐基地在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實踐的功能,教育引導青少年從小掌握法律知識,樹立法治意識,養成遵紀守法習慣。而作為各中小學的法治副校長,更要切實履行好自身職責,以自身的言傳身教引導學生自覺爭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衛者,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讓每一個青少年都成為遵紀守法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