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伴隨著運料車和攤鋪機械的轟隆聲,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湛江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項目TJ1標段開啟了路面墊層試驗段的攤鋪工作,這標志著項目正式進入路面施工的嶄新階段,距項目建成通車更近一步。
在位于坡頭鎮岑霞村的項目TJ1標段施工現場,隆隆的機械聲中,一輛輛水穩料運輸車輛往來穿梭,攤鋪機開足馬力攤鋪穩步前行,四輛壓路機來回碾壓路面,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項目建設以來,TJ1標段項目部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優質高效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始終堅持綠色環保施工的理念,確保在路面施工前完成土建項目建設,提前完成防排水、植生袋邊坡防護工程,種植綠植,提升道路沿線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時引入3D鋪設數字化智能攤鋪新工藝,有效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在項目進入路面工程前實現了全段面、零污染、全時段實時監控機械設備的有利條件。
據了解,為更高效高質完成項目建設,項目部打破傳統施工方式,積極探索和使用3D數字化智能攤鋪新工藝。該工藝主要由測量機器人基準站和施工自動控制系統組成,通過全站儀三維定位及多種傳感器檢測技術,對施工機械進行定位控制。施工過程中可進行實時的三維坐標數據檢測和施工質量反饋,實現完全自動控制攤鋪高程、厚度、坡度的控制,簡單、快速、精準地完成攤鋪施工。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通過“公路工程施工智能管控系統”電腦端,技術人員實時監測著各臺攤鋪機速度,壓路機碾壓的遍數、速度,攤鋪機、壓路機的具體位置等參數,及時了解工程現場是否規范。機械參數一旦出現異常,系統立即向技術員手機端發出警報,有效保證了工程質量和建設進度。
湛江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項目TJ1標段項目經理杜宇介紹:“相對于傳統施工工藝,準備工序多、時間長,還容易出現人為誤差。徠卡3D攤鋪控制系統,導入設計模型后即可攤鋪工作,極大減少施工準備時間。可以簡單高效的完成施工檢核,保障攤鋪面嚴格擬合道路設計模型,實現數字化閉環施工。”
作為當地首條海島高速通道,湛江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項目(坡頭至南三島段)項目全長16.148km,項目采取“分段分期”方式逐步建設。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TJ1標段起點位于湛江吳川市黃坡鎮西坡,與省道S373樞紐立交相交處,順接汕湛高速公路化州至湛江段,經坡頭區坡頭鎮,于坡頭鎮博立村東側北南走向跨越南三水道后進入南三島。標段主要工程項目包括前6公里路基、橋梁及全線16.148公里范圍內的路面、房建、綠化機電工程。
隨著此次路面墊層試驗段的成功鋪筑,正式吹響項目路面施工建設號角,也為后續大規模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為工程高效優質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