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魚興一方產業。11月3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該局成立金鯧魚“12221”市場體系建設工作專班,支持開展“年魚”研發、生產、包裝、營銷,形成高打高著的產業戰略指向,賦能全產業鏈各環節。同時以金鯧魚為抓手,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年魚經濟”模式。
“年魚經濟”正成為水產界的熱詞,其指的是以魚為載體的賀年儀式性消費,開發各類產品,適用于喜慶、祈福、宴席等,包含傳統文化“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推廣“年魚”消費為預制菜產業帶來新機遇,有助于帶動農民增收,激發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國聯將充分發揮預制菜領域的領先優勢,致力于打造中國年魚第一企,為探索年魚經濟模式貢獻智慧”。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忠表示,年魚經濟對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產業賦能、農民增收、漁業品牌形象提升的意義深遠,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
李忠認為,“年魚經濟”與國慶期間的豐收節經濟相似,將對行業上下游產生較強的拉動作用,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從上游來看,“年魚經濟”將反哺產業鏈前端,帶動種苗、飼料、動保、養殖行業的蓬勃發展,帶動就業;從下游來看,“年魚經濟”有利于促進餐飲市場消費需求側升級,推動現代農業與現代食品融合發展,尤其對打造水產品品牌、提升附加值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恒興集團董事長陳丹表示,從產業鏈來看,“年魚經濟”利好各環節。年魚賣好價,養殖戶積極性高漲;年魚出細活,加工干活有盼頭;年魚出好品,企業可依托節慶,加大“年魚”預制菜開發進程,開拓新的藍海市場;年魚好意頭,消費場景更多元化,擦亮“中國金鯧魚之都”的招牌,助力湛江打造全球水產產業高地。往更長遠來看,打造金鯧魚“年魚經濟”,能極大匯集產業資源、行業智慧,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漁業生產模式,有望向全國輸入湛江的“年魚方案”。
行業專家認為,“年魚經濟”是三產一體的全產業鏈經濟,要養好,加工好,賣得好、故事好,能創造更大的品牌價值、文化價值。“年魚”就需要具備“營銷基因”,展現出“六有”特征:有政策引導扶持,有完善產業配套、有主體積極引領,有區域地理優勢、有獨特的產品體驗以及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湛江金鯧魚要打造“年魚”,正是有如此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