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外羅海域風電群。(粵電公司提供)
徐聞外羅海岸邊,一座座超百米“大風車”矗立海上,一面面巨型葉片迎風轉動,源源不斷輸送著電能。
平坦開闊的地勢、得天獨厚的日照時長、蜿蜒綿長的海岸線……坐擁天時地利的新能源富集優勢,徐聞的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并網規模,均位居全市乃至全省第一。
如果說東海島是湛江工業的主戰場,那么徐聞則是湛江清潔能源產業的主戰場。目前,徐聞新能源裝機占全市電力總裝機的70%以上,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產業集群效應凸顯,已成為廣東省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新能源行業已成為徐聞工業經濟支柱之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10月29日,徐聞縣召開傳達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會,強調加快推進海洋能源立體綜合開發,持續推進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加快打造海上風電產業集群。在推進工業強縣的戰略中,徐聞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地緣優勢,發展新能源項目,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雙碳”目標下,徐聞新能源工業正乘“風”而起,逐“日”而行!
徐聞外羅海域,風車高高聳立在藍天碧海中。(粵電公司提供)
乘風而起,從“菠蘿的海”到“風車的?!?/strong>
走向深藍,“風”光無限。如今,發展海上風電成為很多城市競逐的新賽道,而徐聞成功搶跑,遙遙領先。
一組組振奮人心的數字釋放出強力信號——徐聞縣現有新能源項目35個(已備案、核準項目),總裝機容量約為420.95萬千瓦,總投資額約453億元。其中風電項目22個,總裝機容量約為244.95萬千瓦;光伏項目有13個,總裝機容量176萬千瓦。
風力發電,即利用風力帶動葉片旋轉,再通過增速機提升旋轉速度,促使發電機發電。得益于獨特的地理位置,三面環海的徐聞風力資源豐富,是天然的風力發電場。
徐聞風力發電的原點,可追溯至2009年。彼時,總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的徐聞縣洋前風電場并網發電,由此拉開湛江風電的序幕,綿延山脈上迎來了追風“小精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廣東粵電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廣東粵能等多家風電巨頭齊聚雷州半島。
隨著海上風電技術的發展,2018年,首臺海上風車落戶徐聞,從此,菠蘿的海有了新的名字——“風車的?!?。
近五年來,徐聞縣推動新能源項目落地建成投產,按照新項目抓開工,續建項目抓建成,以項目攻堅為統攬,重大項目抓“突破”的思路,推動粵電外羅海上風電一期、京能光伏等18個新能源項目建成投產,能源項目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徐聞縣規劃建設有16個陸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約為94.35萬千瓦。目前已建成投產項目有15個(建成運行容量84.35萬千瓦);規劃建設有6個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約為150.6萬千瓦,其中建成投產項目4個,總裝機容量約120萬千瓦。
伴隨著悠悠海風和機器聲,近年來徐聞追風向“綠”的步伐不斷加快——
去年11月,國家電投湛江徐聞6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項目94臺風機并網發電,刷新國內海上風電投產項目單體裝機容量紀錄,成為亞洲在運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也使得湛江海上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突破1000兆瓦大關。該項目全容量投產后,預計每年可提供17億千瓦時清潔電量,相當于130萬戶家庭全年基本用電量。
今年6月8日,國家電投廣東湛江徐聞海上風電場300兆瓦增容項目正式取得核準,為這座省內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注入綠色新動能。
8月,國內首臺深遠海浮式風電裝備“扶搖號”落戶徐聞羅斗沙海域。“扶搖號”浮式平臺總長72米、型深33米、型寬80米,浮體和機組總重量超過4000噸,為目前國內最大浮式風電機組。
9月28日,徐聞新寮農場風電場項目舉行開工儀式,為徐聞新能源工業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該項目是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第二批平價上網項目,2019年納入廣東省陸上風電發展規劃,2020年列入國家平價上網項目,2021年獲得項目核準。項目裝機容量100MW,總投資約9.5億元,計劃2023年12月建成并網發電。
雄偉的220kV(220千伏)一期海上升壓站。記者 李嘉斌 攝
向陽而生,徐聞新能源的澎湃動力
除了風,陽光也為徐聞帶來了澎湃動力。
光伏發電被列為我國主體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利器之一。向陽而生,主動擁抱“雙碳時代”,對徐聞是一場事關能源變革的挑戰,更是自身發展的前瞻展望。
數據顯示,目前徐聞縣光伏項目有13個,總裝機容量達176萬千瓦。其中,投產項目8個(41萬千瓦):粵水電鯉魚潭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9萬千瓦),愛康南山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4萬千瓦),特變電工昊能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2萬千瓦),京能角尾光伏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11萬千瓦),衍鑫峙頭村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4萬千瓦),晶科龍塘邁勝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4萬千瓦),粵電東方紅農場農業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3萬千瓦),粵電華海公司農業光伏綜合開發項目(總裝機容量4萬千瓦)。
此外,在建項目還有(100萬千瓦):徐聞合溪水庫光伏發電項目(龍托水庫)(總投資約3.2億元,總裝機容量5萬千瓦),廣東能源友好五一農場光伏復合項目(總投資約33億元,總裝機容量55萬千瓦),湛江徐聞新寮鎮漁業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約19.2億元,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未建項目還有(35萬千瓦):南網能源徐聞鹽場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約3.2億元,總裝機容量5萬千瓦),湛江市徐聞縣華德力新能源300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總投資約12億元,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
徐聞新寮岸邊的風力發電機。記者 李嘉斌 攝
徐聞曲界的風力發電機。記者 李嘉斌 攝
2025年徐聞新能源總裝機容量將達700萬千瓦
未來,在徐聞,一幅幅由新能源勾勒出的圖景將由理想照進現實。
徐聞縣將充分發揮海洋大縣的風光資源優勢,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鞏固擴大徐聞在湛江乃至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的顯著優勢。到2025年,徐聞全縣新能源總裝機容量將達到700萬千瓦。
——發展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加快發展風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鹽差能、海洋生物質能源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加快推進溫差能發電平臺樣機海上試驗項目,依托海裝風電項目開展PEM電解水制氫、太陽能光解水制氫等氫源低成本高效制備、低溫和高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零部件及其系統集成的技術攻關,完善“風力發電-電解水-制氫制氧-氫氣存儲和運輸-氫氣應用”鏈條,建立氫能制儲運產業集聚區。
——打造多元化新能源供給體系。發展海上風電產業鏈,推動徐聞建設粵西海上風電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加快建設徐聞縣漂浮式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實現與海洋牧場、海上風電制氫、智能微網等前沿技術融合應用;推廣光伏產業鏈,推廣適合本地特色的農業光伏綜合開發利用和漁業光伏綜合開發利用模式;開發多種能源齊步發展,謀劃建設以蔗渣、秸稈及生活垃圾為原料的生物質氣化發電廠,謀劃建設潮汐發電站、洋流發電站,開發電化學儲能、飛輪儲能等多種儲能體系,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推廣儲能技術在新能源并網、用戶側儲能、微電網等方面的跨領域應用;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引進開發虛擬電網系統,高效利用發電站集成供電。
在“碳”路新能源發展上,徐聞發展的每一個腳步,都渲染著精彩的綠色,這也是徐聞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在清潔能源發展的道路上,徐聞未來可期,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