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禮儀之風,做文明使者”活動在市第二十五小學舉行。學生們在專家指導下,跳起了文明禮儀操,充滿藝術韻味活動,豐富了藝術教育內容。市文明辦配合學校將此列為素質教育重要內容,將經常開展類似活動。
今年秋季開學,新版義務教育藝術課正式“上線”。藝術課程在原來的音樂、美術基礎上新增了舞蹈、戲劇、影視,開啟了我國美育教育新篇章。
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促進學生認識自我,樹立健全人格、發展創造潛力,在立德樹人方面有著特有的優勢,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藝術教育承擔著開啟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創造力的重任。藝術教育不僅是審美教育,更是道德、情操和心靈的教育。
要充分利用校外藝術資源和社會文化資源,將藝術與生活相結合,老師要帶領學生發現身邊的美,感受身邊的美,弘揚身邊的美。對家庭而言,藝術教育是日常生活的詩意化,是道德教育的愉悅化,是藝術熏陶的常態化。
筆者所在小區的大多數幼兒園大班的女娃娃都參加了舞蹈培訓班。她們利用周末時間,穿著舞蹈服翩翩起舞,一招一式頗有藝術風范,充滿朝氣活力,讓人羨慕。筆者作過調查,這些愛舞蹈的女孩子學習成績一般都很好,是全優學生。難怪一些教育家主張藝術教育應成為少年兒童業余生活的主旋律。
藝術教育應成為教育的基礎。不重視德育,損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準;不重視智育,損害的是一代人的認知水平;不重視體育,損害的是一代人的身體健康;而不重視藝術教育,損害的則是一代人的心靈世界,損害的是想象力和創造力。讓我們把新版藝術課的教學落實到位,充分發揮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潤心、以美培元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提升核心素養,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