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鐫刻堅實步伐,歷史見證勇毅前行。
近年來,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注:以下簡稱“湛江市發改局”)貫徹落實湛江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四個定位”,堅持“三化三大”引領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以實際行動為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貢獻了“發改力量”。
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基地。 記者 張鋒鋒 攝
服務重大項目建設奮力跑出加速度
今年9月6日,總投資約100億歐元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舉行全面建設暨首套裝置投產儀式;9月29日,總投資約103億元的烏石油田群開發項目建設正式啟動;總投資約231.4億元的外羅海上風電場一二期等項目全部并網發電,實現全市陸上集中式風電項目和光伏項目并網規模均在全省排名第一……近年來,巴斯夫、液化空氣集團、華僑城集團、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中交集團等中國和世界500強企業陸續進駐,湛江進入了改革開放以來重點項目數量最多、完成投資額最高、產業集聚效應最強的時期。
重點項目正成為湛江市經濟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的“定盤星”與“壓艙石”,為湛江開啟新征程、實現新的更高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2016-2021年,湛江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連續6年超1000億元,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123億元,今年以來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創歷史新高,1-9月全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02.4億元,其中列入省重點項目預計完成投資 248.1億元。
重大項目“競跑”的背后,離不開完善的服務機制。近年來,湛江市發改局圍繞項目建設,落實責任,加強調度,狠抓堵點,主動靠前服務。該局成立全市穩投資工作專班,充分應用固定資產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綜合管理平臺,強化對年度計劃投資排名前100個重大項目和專項債券項目監測調度。湛江市成立重大項目并聯審批工作專班,向上爭取支持解決項目用地用海等問題,廣湛高鐵(湛江段)、寶滿港區集裝箱碼頭一期擴建工程等重大項目審批進度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湛江市發改局按照集中力量辦大事難事急事要求,組織專項債券項目納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1053個,加快安排182個專項債券項目發行債券154億元,督導181個項目順利開工;爭取25個項目納入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清單,建議投放金額110.9億元,簽約項目14個,已投放基金額度47.61億元;爭取省級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4370萬元,安排全市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2億元。
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穩步掘進。 記者 李嘉斌 攝
把握市情高標規劃切實當好“參謀部”
“發改局作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部門,承擔著改革發展規劃、項目謀劃推進、資金要素爭取等重要職能,其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湛江市發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充分發揮參謀部、作戰部、后勤部的作用。”
據悉,近年來,湛江市發改局把握市情,主動謀劃,以高質量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編制完成《湛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高效率推進各縣(市、區)“十四五”規劃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交通運輸、能源、科技創新等20個市“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圍繞“十四五”發展目標科學制定年度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細化分解任務,狠抓工作落實,確保規劃和計劃全面實施。
2021年2月,省委、省政府正式發布《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賦予湛江市四大戰略定位,明確25條支持政策和20項重點政策事項。湛江市配套《實施方案》細化為102項具體工作任務,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找準工作著力點和突破口,不斷優化工作措施,推動《意見》落地落實、見行見效。
同時,湛江市發改局積極加強與國家、省相關部門的對接,爭取195個重大項目、重大事項納入國家、省相關規劃,進一步形成政策合力;深入開展南三島至東海島跨海通道投資方案、湛江港布局建設鐵礦石和有色金屬礦國家大宗商品儲運基地、東海島岸線利用規劃研究、全市通用機場布局規劃、湛江吳川機場空港區綜合交通規劃等重大課題研究,為湛江謀劃頂層設計當好參謀助手。
俯瞰湛江吳川機場。 記者 張鋒鋒 攝
陸海空鐵齊頭并進完善現代化交通樞紐
廣湛高鐵加速推進,盾構掘進至1426環,已掘進入海1504米,累計掘進2852米,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5.38億元;合湛、湛海高鐵正加快啟動開工建設;4E級湛江吳川機場建成通航……“海陸空”立體交通聯通世界,今日湛江不再“遠”。而在這一切成績的背后,同樣凝聚著發改人的責任和擔當。
近年來,湛江市發改局攻堅克難,全力加快推進鐵路項目建設,廣湛高鐵(湛江段)征遷基本完成;合湛高鐵、湛海高鐵、深湛鐵路湛江吳川機場支線工程、北上高鐵通道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寶滿港區鐵路專用線已取得省發改委出具的寶滿港區鐵路專用線開展初步設計招標的核準意見及省交通廳對招標文件出具的核復意見,正向年底開工建設的目標加快推進各項工作;粵海鐵路烏石支線可研報告已通過廣鐵集團審查會議;市域(郊)、城際鐵路網規劃研究持續推進。
今年3月23日夜晚,湛江機場實現“一夜轉場”,湛江吳川機場通航。在此之前,湛江市發改局積極幫助解決湛江吳川機場建設以及南航通航集團繼續保留舊機場運行等困難,為湛江吳川機場順利建成通航作出突出貢獻。此外,湛江市發改局積極協調,助力開通全貨機運輸航線,加快推進空港經濟區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中國郵政集團、郵儲銀行、京東等企業布局空港,積極培育打造航空物流樞紐。
與此同時,湛江市發改局大力推動湛江港寶滿集裝箱碼頭一期擴建工程、湛江機場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巴斯夫項目配套液體散貨碼頭、湛江港霞山港區散貨碼頭升級改造等項目立項獲得省批復,建成玉湛高速、汕湛高速等高速公路,高速通車里程突破470公里,推動東雷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吳川支線、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液化烴碼頭工程(一期)等項目按照既定目標建成或開工建設;深度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簽署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助推粵黔深度合作戰略合作五方協議,完成《廣東省貫徹落實〈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工作要點〉實施方案》起草工作;推動成立陸海新通道運營湛江有限公司,多式聯運一體化服務體系逐步完善,開通“重慶—湛江—粵港澳大灣區”等海鐵聯運班列、“湛江—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銜接班列和“湛江—重慶”冷鏈測試班列,累計運營海鐵聯運班列達27條,黔粵、渝湛、桂湛、滇湛班列開行逐步常態化。
踐行綠色低碳理念繪就生態新畫卷
近年來,湛江市發改局穩妥有序推進全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嚴格落實能耗“雙控”制度,認真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今年以來該局共對46個項目開展實質性節能審查工作(5千噸標準煤以下項目),涉及能耗14.87萬噸標準煤,總投資144.53億元;其中存量項目18個,涉及能耗6.16萬噸標準煤,投資22.17億元,新建項目28個,涉及能耗8.71萬噸標準煤,投資122.36億元,全市節能形勢總體平穩。另外,積極爭取省對湛江市重大項目能耗指標的支持,今年以來湛江市獲得省批復的項目共15個,涉及能耗207.34萬噸標準煤,總投資377.95億元。
在風景如畫的徐聞,從陸地到海上,風電場遍布于沿海鄉鎮,發電風車成為這片紅土地上的一道獨特風景線。風力發電產業集群效應凸顯,成為全省目前風電項目最多、裝機容量最大的縣之一。
近年來,湛江市大力發展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推進煤電清潔高效利用,推動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升,構建更加清潔低碳的能源供應結構。外羅海上風電場一二期、新寮海上風電場、徐聞海上風電場全部并網發電。目前,湛江市已建成陸上集中式風電項目26個,規模達138.96萬千瓦,建成光伏項目37個,裝機規模174.2萬千瓦,并網規模均在全省排名第一。今年9月底,烏石油田群開發項目等工程建設正式啟動,標志著湛江清潔能源發展進程邁向新階段。
徐聞曲界,一排排風車與“菠蘿的海”構成一幅美麗畫卷。記者 張鋒鋒 攝
著力提升營商環境蓄勢打造“新引擎”
以數字化建設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湛江成為全省第二個、粵西首個上線政務大數據中心分節點的地市;實現線上開辦企業“一網通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做到分階段全流程“一網通辦”,使用電子證照的事項占比達96%……當前,湛江全面向好的營商環境撲面而來:“放管服”改革樹立優質服務,審批改革高效快捷惠及企業。
“營商環境是生產力,也是吸引力、競爭力。”湛江市發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努力讓營商環境成為先進生產力,市發改局全面推進穩增長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靠前服務當好‘店小二’,以數字賦能培育‘新動能’,以有效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
近年來,湛江市發改局推動《湛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實施,持續開展營商環境評估,修訂年度專項行動方案,“三化”建設壓茬推進,湛江在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全省營商環境評價排名持續提升;牽頭制定《湛江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湛江市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實施細則》《湛江市重點企業服務活動工作方案》,精準實行退減稅降費惠企紓困政策;加快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異地通辦”,一大批高頻事項在廣州、海口等地跨域辦結。
據悉,全市政府投資類項目審批時間從100個工作日壓縮至45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類項目審批時間從60個工作日壓縮至33個工作日內。市發改局17項行政許可事項做到當天受理當天辦結,即辦率和壓縮率排名全省前列;初步建成全市社會主題信用信息庫,歸集37萬家社會主體信用基礎信息,從422個部門歸集信用信息2389多萬條,其中“雙公示”數據61.1萬余條。去年,湛江城市信用狀況監測全國189名、躍升59名。
2022年1月30日,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廣東湛江—重慶)首班列車在湛江港霞山港區發車。記者 張鋒鋒 攝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強群眾“獲得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近年來,湛江市發改局以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有實效的舉措,堅持把共享發展的理念落實、落細、落到位,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湛江市發改局開展節能審查,精準施策“能耗”雙控、低碳轉型;堅持對電力運行情況實時監測,牽頭制定新建加油站管理暫行辦法、油氣長輸管道安全風險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組織輸氣站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常態化制度化推進安全生產檢查,扎實推進油氣長輸管道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成品油整治行政查處立案38宗、搗毀非法加油站88個;完成價格認證64宗,認定金額2.20億元。開展2018~2021年度城鎮管道燃氣配氣定期成本監審,核減四年成本共4562萬元,核減比例為19.4%。為推動重大民生工程建設,該局幫助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嶺南師范學院湖光校區爭取4.3億元上級資金。
今年以來,湛江市發改局始終以“時時放不下心”的責任感統籌“疫情要防住”,盡銳投入疫情防控工作,14批次81名黨員干部先后下沉社區、疫區一線,迅速開展應急物資運輸中轉接駁站工作,沖在一線成立工作專班,制定《湛江市應急物資運輸中轉接駁站實施預案》,依托北部灣、南方水產、誠通物流等物流園區設立應急物資運輸中轉接駁站,保障全市基本生活生產物資調運通暢。全速推進遂溪、雷州、廉江健康驛站建設。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當前,湛江適逢黃金發展期、機遇疊加期、奮力跨越期,湛江廣大發改干部將堅定發展信心、凝聚發展合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為譜寫湛江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凝聚發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