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安鋪長者食堂不斷迎來三三兩兩的老人,他們一邊與朋友們閑聊,一邊把飯盒遞給幫廚打包飯菜——這是記者20日來到廉江首家免費長者食堂看到的一幕。自今年8月1日開放以來,長者食堂已為13個社區、50位老人提供免費飯菜。
走進長者食堂,大廳明亮舒適,桌椅擺放整齊。墻上懸掛著食堂管理制度和衛生制度等,規定“每周輕掃一次,每周大掃除一次”。
一周食譜表寫上了最近的食譜——早餐:瘦肉粥、小米粥、饅頭、雞蛋、腐乳;午餐:生炒鴨肉、肉片炒豆角、冬瓜炒鴨肉、肉片炒土豆;晚餐:瘦肉炒洋蔥、肉絲炒榨菜、白切雞(鴨)、青菜……
東大社區黨總支書李曉東介紹,不少社區的老人幾乎被人遺忘、缺乏關愛,他們每天吃得很隨便,煮一頓吃一天,營養不均衡,衛生得不到保障,因此設立長者食堂很有必要。
19日上午6:40,廚師打電話給李曉東,說食堂停水了,他和一名志愿者趕往食堂,一邊打電話給水廠找師傅處理,一邊開著電動車帶著水桶,先后裝運3大桶自來水回食堂應急用。
東大社區牽頭負責長者食堂的運營管理,另外13個社區輪班。食堂雇傭1名廚師做菜,每天社區安排一兩個人員上門提供志愿服務,負責打飯、幫廚、打掃衛生等雜務。鎮領導每周不定時來“試餐”一次,檢驗日常飯菜質量。
在菜式設計方面,長者食堂以口感較淡、容易消化的菜式為主;在烹飪方面,以少油、少鹽、少糖為主,保證長者健康。平日里,飯菜由種植戶和肉鋪送上門,食堂不采購冰凍肉類,確保食材新鮮衛生。
長者飯堂資金主要來源于采取社會資助,為社區60歲以上、家庭困難的老人提供免費一日三餐,每日按市場價13元標準制作,目前已為50戶符合資格的老人辦理了飯卡,同時配送雙層飯盒。
食堂還設立志愿服務站,提供老花鏡、雨傘、急救藥品、助聽器、飲用水、手機充電和助殘服務等。
長者食堂的“前身”,是中山公園路邊閑置的檔口,旺鋪出租可帶來一筆收益,但為了讓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群眾,這里斥資建成了長者食堂。
開放以來,長者食堂收到了四面八方、源源不斷的社會愛心——利康醫院捐資一萬多元;鴻運每周配送1次有各式糕點的早餐;安鋪人家捐贈食用油;安鋪氣站長期捐贈提供煤氣等。
正在記者采訪時,安鋪鎮人大主席李康鳳帶著一個信封來轉交給李曉東,這是當地一名人大代表匿名捐贈給長者食堂的2000多元現金。
李康鳳說,長者食堂就是政府關懷老人的一個縮影,我們在用行動踐行“和美安鋪,全民敬老”的理念,社區老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大大提升。目前,長者食堂有序運營,且打響了知名度,不少種植大戶和愛心企業家紛紛表示捐資意向,助力飯堂可持續經營,讓助老愛老的義舉得以長久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