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廣東海洋大學季夏鑄潮魂團隊前往潮州市湘橋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由8名大一學生組成,成員分別來自文、藝、化、農等不同專業,團隊成員結合自身專業優勢,對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進行實地考察調研。
走進潮州古城,就走入了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區。在這里,能夠搜尋到各種非遺傳承的工作室、研究所。團隊成員初入古城,對游客、當地居民進行采訪,并創新性采用720全景VR等技術,嘗試將古城面貌記錄下來,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向外界展示古城的文化風采。
潮繡是四大名繡——粵繡的分支之一,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并于2006年5月2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進一步談喜訊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潮繡工藝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情況,調研團隊走訪了潮州市孫慶先潮繡研究所。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隊分為資料組與采訪組,資料組主要負責前期相關資料的收集與實踐過程中的拍攝、文字記錄;采訪組主要負責對潮繡傳承者孫慶先、孫天誠進行采訪。
在潮州市“老安順”手拉壺研究所,實踐團隊成員開展了對中國非遺手拉壺的參觀學習。并動手實踐,制作出形態各異的作品,切身體會非遺文化手拉壺的魅力。
在這一場文化之旅中,成員收獲良多、受益匪淺。在接下來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團隊將繼續用心體會非遺文化的內涵,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揚貢獻當代大學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