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坡頭區龍頭鎮古埠村掀起新一輪美麗宜居村建設熱潮,把村口綠化美化一新,迎接南來北往客。
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功搞建設,古埠村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風雨兼程,全力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藍圖邁進。
古埠村滿眼綠色,風景如畫。
古老鄉村,華麗轉身
古埠村離龍頭鎮區不遠,村場建在地勢高起的交椅嶺上,四周皆是小青山和垌田,村前有上圩河蜿蜒流過,在亙古變更中,這里被村民認為是“龍盤虎踞、人杰地靈”之地,山山水水透露著一股靈動和氣魄。
古埠村已有500年歷史,2018年開始“三清三拆”行動后,該村踏上了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新征途,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幫助下,村黨支部率先全面規劃,黨員干部帶頭,全村1000多村民籌資投勞,拆殘去舊,建路添綠,全村21條村道村巷全部硬底化,延伸至田園花卉基地的三條機耕路也都建起水泥路,建成了村里的污水處理池,燈光藍球場、荷花塘、文化廣場和文化長廊等,在村場內外布點四個綠色公園,在橫穿村場的111鄉道兩頭也依山就勢建成生態綠地,花木成萌、亭臺水榭,讓過往的車輛行人無不感到賞心悅目。
“縱目山河披錦繡”,站在交椅嶺的最高處,舉目皆綠色,那緊貼村邊的是保護良好的次生原始林,次外是翠色一片的垌田及開闊的花卉基地,更兼四周青山綠水,村內古樹古木成片,使全村掩映在一片綠色當中,現出“綠紅搖曳競春圖”的生機美麗。
“三年一過,當刮目相看。”水埠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小組長招國銳說起村子變化,頗為自豪。四年來,在政府和鄉賢的幫助下,全村已投入資金500萬元,整治村容,美化綠化,建章立制,建成了湛江市生態文明村、衛生村,成為當地的美麗居宜示范村,也是遠近聞名的文化村。
讀書成風,創業致富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信步村場,一條條筆直漂亮的村道,一排排新穎別致的樓房,一處處濃綠的公園荷塘,給人之美。而那長長的文化長廊,背山臨水的德蘭亭,不時傳來陣陣讀書聲,傳遞著一種奮發向上的良好風尚。
正在村場散步的老黨員招祥軒對記者說,古埠歷史文化深厚,過去有舉人,現在每年都有學子考上北大、中大等學府,村民自古讀書創業成風,這成為古埠村振興發展的底氣。
讀書明理、增信、向上。招國銳說,全村賢人輩出,現在讀書外出工作的有50多人,外出創業經商的村民超400人,村里發展起花卉種植產業,帶動了全村奔康致富,現在全村200多戶家家有樓房,一半家庭有了私家車。“賢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賢!鄉賢村民一條心,捐資捐款,獎學建村,合力推動了鄉村振興。”
產業興,鄉村興,走到村外的花卉基地,那垌田里、山腰上,全種滿了發財樹、廣傘楓等花卉花木,綠墨墨一大片。一位村民正挖起種植了三五年的發財樹,以10多元一棵的價格成賣給廣州的收購商。他笑稱,一畝能賺好幾萬元,種發財樹能“發財”。
據悉,古埠村發展花卉產業已近20年,現在家家戶戶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成為有名的“花卉村”。該村花卉發展獨辟蹊徑,以標準化大批量種植為主,長成大小統一花卉花木,然后批量賣給商家,商家進行“工廠式”加工,所需量很大,所以全村花木賣得快賣得好,村里由此崛起一棟棟“花卉樓”,形成了風景這邊獨好。
古埠良好的村風、蓬勃發展的風貌建設更生態美麗的宜居村,推動文明村風建設,推進創業致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