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廉江市人大常委會高標準搭建履職平臺,多方式提升履職成效,精心打造特色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品牌,推動鄉村振興深入實施。去年,廉江市人大常委會創新模式,率先在良垌鎮設立首個現代農業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成為湛江地區首個農業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該站通過帶動良垌現代農業發展,并輻射廉江市現代農業發展,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良垌鎮是農業大鎮,有較好的農業基礎,2020年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10億元鎮名單,現有荔枝、廣海雞、茶葉、淮山薯、海邊蛋等特色農產品,荔枝種植面積10.2萬畝。全鎮共有農業方面龍頭企業3家,上規模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5家。
依托農業領域的人大代表,廉江市在當地成立了農業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該站主要圍繞接待選民、走訪調研、視察檢查、跟蹤監督等開展活動,是人大代表與農戶聯系溝通、與農戶開展人大工作交流的一種紐帶,是人大代表履職的具體表現。
為農業種植戶解憂解困
現代農業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始終堅持“兩手抓、兩不誤”,精準科學施策,開展農業“托管”新模式,抓實抓細農業生產。
疫情下,聽到荔農的托管訴求聲和良垌鎮黨委人大的號召后,廉江市人大代表、現代農業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副站長、日升合作社社長盧日金召集聯絡站的人員開展研判分析,配合開展農業托管服務,與湍流村荔農溝通荔枝林托管事宜。
盧亞金積極組織一支黨員干部隊伍援助荔枝病蟲防治工作,“無人機效率高、所需人員少。”盧亞金介紹,疫情期間,合作社為當地果農實行托管式服務,幫助當地果農重點防治荔枝病蟲害。
推動農業產業發展
該聯絡站以合作社為陣地,聯絡站為橋梁,推動區域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以人大力量促產業振興發展。
日常依據農時開展代表活動,定期向農戶免費發放合作社培育的雞苗、水稻種子,促進提升種養殖業生產品控,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
充分發揮代表紐帶作用,助力舉辦了“2022廉江荔枝全球推介大會”。今年荔枝大量上市后,聯絡站聯系了合作社增設荔枝采摘、分裝等崗位,為困難群體提供就業幫助,發揮合作社渠道優勢,為荔農解決銷售問題。
代表們積極開展專題調研,傾聽農業生產一線中現代農業發展的痛點、難點,有針對性地制定聯絡站年度計劃,以代表意見建議的形式轉化為成果。為進一步發揮聯絡站的作用,廉江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先后到聯絡站召開座談會,圍繞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農文融合發展召開座談會,圍繞“人才、產業、增收”等內容,探討如何發揮聯絡站作用,利用當地農業特色產業和“紅綠藍”旅游資源優勢,推進良垌鎮農旅融合產業的打造與建設,在荔枝、茶葉、雞鴨養殖、品牌營銷、電子商務等方面開展相關服務及推動工作,帶動更多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為鄉村培養“土專家”和“帶頭人”
“以前我們種荔枝都是‘看天吃飯’,如今,通過學習,我們對生產管理有了系統的認識,對提高以后的種植效率有很大的幫助。”參加完種植培訓后,社員全亞勇說。目前,聯絡站圍繞農業機械化、種養殖業、深加工等合作社涉農項目,通過邀請駐站代表授課、實操演練等方式,廣泛為社員、周邊農戶開展農業技能培訓。
據統計,去年以來,聯絡站共組織30余次大小培訓,受益群眾超800人。聯絡站可以為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有技術的復合型農業農村“帶頭人”提供支撐,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人才基礎。
聯絡站站長全王新說:“現代農業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建在村民家門口,搭建了農業行業專家與農民溝通聯系的橋梁,具有針對性強、響應及時、成本低、容易復制推廣、可以培養出‘土專家’等特點。”
該聯絡站依托“智慧人大”,線下開展學習、調研、交流活動,線上推廣先進理念,形成產學一體的良性循環,引領帶動了良垌鎮各村的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該聯絡站的建設是廉江市人大常委會從延伸人大履職、深化鎮村兩級人大代表聯絡站職能而推出的新探索,是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