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的公布,高考志愿填報成為廣大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話題。俗話說:“七分考,三分報。”如何科學填報志愿?如何將分數最優化?如何報考與分數最匹配的學校和專業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一些應、往屆考生及資深教師,通過他們的想法、報考經歷亦或工作經驗,給廣大考生和家長提供一些有益經驗,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
考生:興趣是首選
填報志愿時,是選擇未來的就業熱門,還是堅持自身的興趣愛好?“我一直鐘愛建筑,但近些年建筑人才好像接近飽和,打算學習電子自動化之類的專業。”湛江市第一中學的考生陳盛鵬說,看到成績,非常欣喜,比自己估分高了十幾分,努力的成果有了回報。報考的話,他首先考慮深圳大學和暨南大學。
“我覺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會結合個人的興趣專長以及國家社會未來的發展需要來進行具體的定位,進而發揮自身價值的最大化。”考生尤玲玲說,她英語考了136分,自己最心儀的是暨南大學的專業英語,華南理工大學也在她的考慮范圍之內,希望能夠有機會在華南理工大學進行自己四年求學之旅。
過來人:全面了解報考學校和專業
“要全面認識了解自己想選擇的專業,要知道大學里需要學習的科目類型、今后的發展方向等等,對未來就業前景做好評估后慎重選擇。”正就讀暨南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讀大一學生李聰睿說,結合去年他填報志愿的經驗,建議師弟師妹填報志愿時,重點關注心儀學校所在城、排名及專業的就業。
他認為,填志愿時,要留一個自己能穩上又符合自己興趣的專業在最后,前面可以放一些想沖上去的專業。這樣的話可以防止出現調劑的情況,因為調劑大概率會把你調劑到該專業組分數最低的專業,往往這種專業就業范圍不廣。
正在讀大二的梁彤欣,說起當時報考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她說,高考考孩子的智商,報考是考爹媽的智慧,而她在前年報考的整個過程,是有賴于父母在旁邊指導,用心研究報考每一個細節。
“我最心儀學科是漢語言文學,因分數在省內尋找好院校有所限制,就擴大范圍,選定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和南京三江學院。”梁彤欣回憶道,報志愿時全面了解報考院校十分重要。她和家人先了解這三所高校近三年的招生分數和最高最低排名,特別在廣東省的招生人數,是否有漢語言文學專業等各方面做出一個表格來進行評分,最后綜合考慮,選擇三江學院,并致電咨詢,了解該校的管理水平、校風、校史等情況,她當年是第一志愿第一專業被錄取的。
資深教師:手把手教你填報志愿
湛江一中高三教師陳彩紅在報考時給出建議:“首先考生們要了解院校的招生計劃,再根據自己的分數、排位完成志愿填報,最好要研究近三年的錄取排名,同時了解梯度志愿和平行志愿投檔規則,特別要認真考慮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另外服從調劑也很重要。”
“從去年開始,普通類本專科都可以填報45個志愿,志愿單位是以院校專業組為一個志愿單位,每個專業組后面可填六個專業志愿和一個服從調劑志愿。”陳彩紅還說,新高考錄取模式的調劑只發生在專業組內的專業,它相當于縮小了調劑的跨度,但同時也增加了選擇的難度。如有些醫學院校把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放在同一專業組內。如果報了這個專業組的考生未被臨床醫學專業錄取,調劑后就只能被醫學影像學專業錄取。
此外,陳彩紅認為,部分院校專業組在錄取時不但強調首選科目,還會有次選科目,體檢結果和單科成績的要求。如某些院校專業組只招英語生而不招日語生。因此考生在篩選學校的過程中要多關注招生要求,以免因為這些附加條件影響學生的志愿填報。
“中等分數的考生可以考慮省外院校,其錄取分數相對省內相對應層次的院校會低一點。”陳彩紅補充道,分數不理想的考生不要太傷心,要迅速調整好心態,認真做好志愿填報的工作,可以沖一沖目標院校。另外,在每次錄取之后,一些招不夠學生的院校,會進行補錄,這部分學生要專門關注這方面的信息和補錄時間,爭取能夠補錄到一個較好的學校去,以防落榜,確保有學可上。
記者注意到,報考志愿無非是大學、專業、城市這三要素的選擇,考生在選報志愿時要認真衡量這三個要素。
對考生來說,陳彩紅則建議,考生要認清自己的優勢所在,再去填報專業和學校。同時要隨時關注自己志愿的填報狀態,尋找更合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