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凌晨3點,一艘來自菲律賓的巴拿馬籍貨輪滿載30噸貨物順利靠泊湛江港碼頭,珠海邊檢總站湛江邊檢站提前部署、靠前服務,為該船舶高效辦理了通關手續,使船舶到港即可卸貨,實現“零等待”作業。
“依靠邊檢機關的靠前服務和網上報檢等有效舉措,平均可為每艘集裝箱船舶節省約1個小時通關時間,而這寶貴的1小時可以接卸空集裝箱約600個,節省約1.4萬元。”港口某企業負責人王經理介紹道。
今年以來,根據“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部署要求,湛江邊檢站認真貫徹落實服務便利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若干舉措,全面實行“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模式,實現國際貨運船舶到港“零等待”作業、離港“零延時”驗放,提供國際航行船舶“7X24”邊檢通關服務,隨到快檢快辦為相關企業節省在港靠泊時間約251小時,節省費用約 351.4 萬元,實現邊檢業務即到即辦通關服務,確保船舶全天候、全時段進出港。
“服務經濟發展就是要為群眾解決現實困難,讓人民群眾感受實實在在的便利。”該站嚴格貫徹落實促進服務航運企業發展十六項新舉措,為國內港口移泊邊檢減免辦理手續251艘次,依托港口邊檢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全面實現上下外輪許可、搭靠外輪許可在線辦理、網上審批、無紙化簽發,實行港口邊檢手續網上辦,實現邊檢行政許可辦理“零跑腿”。全面實現國家移民管理局政務服務平臺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線上預報,對符合條件的船舶免交紙質單證,有效解決“單證厚”等問題,實現邊檢業務辦理“零單證”。
“原來我們辦理船舶出境手續要跑4個部門蓋章,現在只要通過一個系統就可以完成了。”船舶代理吳經理表示,“原來是人帶著紙質單據到處跑,費時費力,現在網上提交,一次辦妥,省時省力!”
“為民服務要助力企業效益最大化,更要堅持生命至上。”該站在辦理出入境業務中不斷探索總結,形成了 “快檢快放”“趕潮優檢”“霧散啟航”等特殊勤務模式,對趕潮水進出港的大型船舶實行優先驗放,縮短船舶滯港等待時間,對急需在大霧封港“空窗期”進出港的船舶,提前核對數據,大霧散去即可完成手續辦理,確保滯港船舶實現“霧散啟航”離港。該站積極開通“供港防疫物資專用綠色通道”,按照專人跟蹤負責、提前掌控動態、優檢優放工作理念,實現防疫物資通關“零等待”,查驗“零延時”,全面服務國家“一盤棋”防疫大局。今年,共服務載運援港抗疫物資船舶14艘次,物資1635.085噸。建立需緊急救助人員 “綠色通道”,為急需登陸就醫的患病國內外船員緊急辦理通關手續,對離岸較遠的船舶提供“飛行救助”,今年以來,在嚴格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該站已成功閉環轉運救助3名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