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關員在碼頭監卸石墨。通訊員 陳開云 攝
日前,在湛江海關所屬海東新區海關的監管下,關區首批散裝進口的1.01萬噸天然鱗片石墨順利辦結海關手續,第一時間從口岸被提離投入生產。
“當天放行!真沒想到在海關指導下,改成散裝進口后通關速度這么快。”湛江市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經辦人員難掩激動之情。
受疫情影響,海運集裝箱供不應求、價格飛漲,企業飽受“缺箱”“少柜”困擾,生產原料進口遭遇“堵點”。天然鱗片石墨作為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負極的重要原材料,一旦供應投產不及時,將會影響新能源汽車制造端生產計劃。
獲知企業進口計劃和困難后,海東新區海關靠前服務,迅速與企業取得聯系,在深入“講政策、送信息、聽意見”基礎上,組織業務骨干專門研究,指導企業嘗試改用散裝貨船裝載進口,并在接受企業貨物申報后,第一時間實施檢疫查驗,拉緊通關監管各環節鏈條,服務保障該批石墨原料快速投產。
“助力小企業,服務大民生。”該關表示,下一步將不斷完善服務轄區中小微企業長效機制,主動作為、精準發力,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加快企業急需原料貨物通關,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