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進村入戶采樣。通訊員供圖
有這么一群人,辦公在桌面、吃飯在桌面,甚至睡覺也在桌面,他們堅守陣地24小時連軸轉,全天電話不斷地響,最忙的時候一天休息不到1個小時……這是市疫情防控指揮辦醫療救治組、新冠病毒檢測專班連日來的工作寫照。為迅速有序做好新冠患者的醫療救治和其他群眾就醫保障以及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他們爭分奪秒,只為跑贏病毒。
自湛江“0506”疫情發生后,市醫療救治組、市新冠病毒檢測專班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第一時間組織專家人員趕赴坡頭區和廉江市等地支援,火速開展醫療救治、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這場大仗硬仗。
生命至上 科學救治顯擔當
據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市醫療救治組常務副組長甘少平介紹,我市對確診患者實施“一人一方案”的治療措施,實行24小時跟蹤治療效果,根據疫情發展形勢,市醫療救治組在現有定點救治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的基礎上,及時啟動使用延伸隔離病區(廉江市人民醫院公共衛生中心)。截至5月23日全市“三區”解封,定點醫院累計收治“0506”本土疫情109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累計已出院36例,其他在院收治感染者情況穩定,暫無轉變為危重。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在科學防控的基礎上,維護合理醫療服務秩序,全面滿足群眾基本就醫需求,特別是保障三區群眾就醫‘最后一公里’全天暢通。”市醫療救治組成員李錦有說。
自本土疫情發生以來,市醫療救治組迅速建立“三三制”應急醫療服務體系,明確“三區”就醫保障分類,建立三級醫療救治指揮調度網和完善三級醫療救治網絡,先后印發廉江、坡頭、遂溪、吳川、赤坎、霞山等縣(市、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就醫保障方案,統籌做好全市人員的就醫管理。
社區“三人小組”第一時間對全市“三區”透析、腫瘤、高血壓等患者及孕產婦、失能失智人員、獨居老人等需要重點關注人員進行摸底建冊。截至5月23日全市“三區”解封,坡頭區組織配送藥品353人次,組織轉運透析、腫瘤、危急重癥、孕產婦等各類重點人群至定點醫院救治累計897人次,其中透析患者633人次,腫瘤患者52人次,危急重癥80人次,轉運救治孕產婦106人次,轉運發熱病人26人次。
在坡頭區,市醫療救治組及時印發2萬份《坡頭區疫情防控就醫指引》,詳細公布群眾就醫指引,發放至各鎮街、村居,宣傳到戶。根據該區疫情防控形勢,湛江市醫療救治組組織選派經驗豐富的內科、兒科、婦產婦、重癥醫學等67名醫護骨干到當地醫院,充實醫療力量。同時,安排26名醫生進駐坡頭封控區,及時解決封控區人員就醫需求,并在全市醫療機構調動救護車23輛、醫護人員36名支援坡頭區封控區、管控區的轉運工作。
應檢盡檢 上門服務顯溫情
疫情發生后,全市啟動全員核酸篩查,截至5月22日24時,全市累計核酸檢測約3539.3萬人次。這組數據的背后離不開醫務人員和服務保障人員的日夜奮戰,也離不開湛江市新冠病毒檢測專班的組織統籌和科學調度。
5月6日凌晨,市新冠病毒檢測專班連夜迅速從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調集約420名采樣人員趕赴廉江市、坡頭區兩地支援。隨后,廣東省從珠海、中山、陽江、茂名、云浮、肇慶等地協調2300名采樣人員前來支援。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統籌調配采樣人員約2.53萬名、檢測人員890多名、本土檢測機構46家。同時,由省衛生健康委迅速統籌支援氣膜實驗室2家、移動檢測車3臺、移動實驗室5個,分別進駐坡頭區、廉江市、雷州市、徐聞縣、遂溪縣、霞山區等地投入使用。
“我們根據核酸檢測任務量科學布置采樣點,在全市設置大規模核酸采樣點約3000個,為保證核酸檢測采、送、檢、報全流程管理,我們每天都是提前做好采、送、檢匹配,并進行實時動態調度,針對標本運轉的關鍵環節,及時投入56輛轉運車參與標本運轉,扎實推進采樣檢測工作。同時,在21家醫療機構設置黃碼檢測專區,為‘黃碼’人員及時提供采樣檢測服務?!笔行l生健康局醫政醫管科負責人張揚介紹。
在大規模核酸采樣點之外,為確保核酸檢測工作應檢盡檢、不漏一人,醫護人員等一線疫情防控人員披星戴月、風雨兼程,穿著防護服,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個鎮村之間,挨家挨戶對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和居家隔離人員進行采樣,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輪又一輪核酸采樣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