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湛江疫情發生以來,廉江劇院(市文化發展中心)黨員干部職工聞令而動,迅速集合,主動挑起防疫的責任。該院有黨員干部職工20人,平均年齡約55歲。他們組成3支戰疫隊伍,向各個檢測點進發。還有1支戰疫應急梯隊,隨時聽候安排,堅決打贏這場不見硝煙的戰斗。
廉江劇院、羅州街道黨員志愿者合影
黨員表率 擔當作為
黨員羅仕利聞令而動,帶領干部前往安鋪鎮核酸檢測點工作,連續作戰6天,配合完成了安鋪鎮核酸檢測工作。黨員劉如連,接到去廉江市體育中心執行任務的安排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維持核酸檢測秩序。
正值晚上8點,天還下起了小雨。劉如連跟其他“90后”“00后”志愿者一樣,每天一站就是近12個小時。將于今年10月退休的他,去年還動了手術,長時間的站立讓他吃了不少苦頭,但他沒半句怨言,咬緊牙關完成工作。
張坤在工作
老當益壯 軍人本色
廉江劇院作為市核酸監測點其中一站,每天肩負著10000多人的核酸檢測任務。身為軍人的張坤,與許玉組成一支6人組的隊伍,每天堅守崗位。這6人當中有好幾位是軍人出身,他們始終保持軍人作風,每天7:30前奔赴檢測點布置現場、做好準備工作,等待醫務人員到來。
這6人都是50歲以上的,他們并沒有“人到中年萬事休”,而是盡職盡責。負責電工的同志,幫醫務人員接通好電風扇和用電需要的設備后,又跑回到團隊中,跟同事們一起維持核酸檢測排隊秩序。晚上工作結束,他們搞好場地衛生,進行全面消毒,忙到晚上十點多。他們連續工作6天,每天奮戰12個小時,堅決站好每一班崗。
全民核酸檢測的那些天,恰逢下雨,許多市民沒有帶傘,被雨擋在了門口,他們馬不停蹄為擋在門口避雨的群眾撐傘,把他們帶去核酸檢測。張坤在雨中攙扶一批又一批行動不便的老人,卻不知自己衣服早被雨水打濕了。
戰疫有愛 捐款濟困
退休老同事梁雪晶在疫情期間,生活遇到很大的困難。廉江劇院工會主席許玉聞訊后,迅速組織全體員工為她捐款,共捐出現金5050元。雪中送炭情意真,他們及時為梁雪晶解決生活困難,陪同她一起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