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韋建輝(中間)督導調順管控區社會面管控落實情況。
大戰面前顯擔當,關鍵時刻勇作為,本輪疫情發生以來,赤坎區政協系統迅速出擊、全員向赤坎區疫情管控區調順街道集結,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中寫好履職答卷。
赤坎區政協機關干部為調順管控區群眾講解粵核酸碼。
聞令而動,全員逆行深入疫情管控區
在本輪疫情發生后,調順街道轄區被列為赤坎區唯一一個疫情管控區。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牽動著掛點調順街道的赤坎區政協機關全體干部職工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關鍵時刻,赤坎區政協當機立斷,迅速作出決定:區政協機關全體干部職工組成志愿隊,全員壓到管控區去,與時間賽跑,全力投身到防疫抗疫工作中去。
全員到唯一的管控區去,這是疫情面前的大無畏、大責任,更是大擔當。區政協主要領導一馬當先,以上率下,掛帥出征,奔走在管控區各個核酸檢測點,督導人員安排、物資準備、核酸檢測;深入超市、農貿市場,了解群眾生活物質保障情況;率領多部門連夜開展社會面管控聯合執法,教育引導群眾自覺遵守管控區規定。區政協其他班子也聞令而動,或不畏感染風險到隔離酒店工作,舍小家顧大家;或到掛點街道一線戰疫到底,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關鍵少數”作用。
赤坎區政協機關干部職工變身“藍衣戰士”
義無反顧,挺身而出盡責擔當有力量
沖鋒在調順管控區的區政協機關干部中,一支5人的軍轉干部小分隊引人注目,他們大多年紀偏大,有的臨近退休,有的剛做完手術,有的長期吃藥,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他們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聽黨指揮,戰斗到底。陳天游就是其中的一員。陳天游今年已經59歲,患有高血壓等多種疾病,每天均須按時吃藥。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不忘軍人本色,在接到通知讓他到管控區參加抗疫工作時,他毫不猶豫奔赴“戰場”?!皯饒觥鄙?,他披上“藍色戰衣”,向群眾耐心講解粵康碼、粵核酸碼、場所碼等的信息錄入及出示,勸導群眾按一米距離排隊等候,下戶發動群眾參加核酸檢測。在連續作戰的日夜里,這名臨近退休的老黨員、老干部、老軍人不避烈日,風雨無阻,沒有絲毫懈怠和怨言。
李國忠是區政協機關一名工勤人員,也是一名在區政協工作二十多年的“老人”,平時主要負責開車。在管控區的抗疫工作中,他日夜忙碌地穿梭于管控區內外,擔負起運送人員并搬、運防護用品、生活物質等工作。一有空隙,他就披上“藍色戰袍”,與大家一起協助開展核酸檢測等工作。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加上天氣時雨時晴,他在進入管控區的第三天就病倒了。病倒的當天晚上11時,他連夜打電話給單位領導,興奮地報告吃藥后病情已緩解。第二天早上,他準時出現在管控區,繼續投入“戰斗”。
赤坎區政協委員李記的企業捐贈物資的車隊。
同心擔當,慷慨解囊助力疫情防控
在抗疫關鍵時刻,赤坎區政協及時發出《致全區政協委員的疫情防控倡議書》,號召廣大政協委員投身到防疫抗疫工作中去,群策群力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仗?!白鳛檎f委員,要在非常時期擔起非常之責,在關鍵時刻盡到關鍵之力?!蔽瘑T們積極響應號召,在戰“疫”中盡己所能、各展所長。
連日來,赤坎區不少政協委員還慷慨解囊、奉獻愛心、接力馳援,為防疫工作加油助力、提供支持、貢獻力量。特別是醫衛界的委員,在沖鋒號吹響的那一刻,他們立刻身披白甲、逆行出征,在各防疫站點夜以繼日地開展疫情監測、核酸采樣、隔離轉運等工作,悄無聲息撥散疫情的陰霾,堅定了人們戰勝疫情的信心。
委員李記雖然沒有親自上到抗疫一線,但作為一名企業家,他深知自己和企業對社會的責任之重。他在企業內部實行閉環管理,除保障員工住宿餐飲,為員工提供充足的安全防護物資外,還動員員工按時參與全員核酸檢測,在企業內部樹立起堅固的防疫屏障。他慷慨解囊,為赤坎區捐贈價值15萬余元的醫用口罩、帳篷、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眾志成城戰疫情。
而赤坎區政協委員中像李記這樣的“排頭兵”還有很多:委員黃偉軍、關文彪、楊富民到調順街道管控區助力抗疫工作,并捐贈防護和生活物資;委員毛曉戈帶領湛江市海外留學青年協會迅速付諸行動,為赤坎捐贈一大批防疫物資,展現海歸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港澳委員雖不在赤坎,卻心系赤坎,踴躍捐款,用愛心和熱忱在遠方為家鄉抗疫加油鼓勁;民建赤坎基層委員會主委黃婉與黨派成員勇擔責任,到核酸檢測現場當志愿者、運送生活和抗疫物資并捐錢捐物,在各條抗疫戰線上彰顯著民主黨派的力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赤坎區政協委員共為赤坎捐款5萬多元,捐贈物資一批,價值40多萬元 。
正是這樣一個又一個默默付出的身影,一次又一次義無反顧的前行,匯聚成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硬仗的底氣,傳遞著守望相助的人間溫情,共同守護赤坎的藍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