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采訪!不用采訪!我只是做了一件身為每位公民應該做的事情。”5月14日下午,記者幾經周折聯系上石巖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詫異——自己的舉手之勞怎么還“引”來了新聞媒體。
當天,一個視頻迅速在抖音上“走紅”。視頻中,霞山區新興街道錄霞社區核酸采樣點上,一位“大白”正耐心地引導著市民有序排隊、提前準備好“粵康碼”“粵核酸碼”,“大白”的背后,赫然寫著“大白 河北 保定”幾個字。
發布這條抖音的網友頗有感觸地說:“今天第六輪核酸檢測,排隊看到一個特別的背影,寫著‘大白 河北 保定’,觸動了,等他來提醒我出示健康碼時,我問他怎么從河北到湛江當志愿者的,他說,‘我出差湛江,剛好遇上疫情,就報名來當志愿者’……”
這位出差湛江、“順便”當了個志愿者的“大白”,正是來自河北保定蠡縣的石巖。在這之前,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個習以為常的決定,會被有心的網友拍了下來,讓自己成為了“網紅”。
5月2日,石巖到達湛江,住在大舅子家里。不久前,石巖也在河北的疫情防控中做志愿者。這次來到湛江,不成想又趕上了疫情。
10日,身為黨員的大舅子積極響應市委組織部和湛江市直機關工委的號召,投身坡頭區疫情防控一線。但還不是黨員的石巖沒趕上趟。
11日,“不甘心”的他向小區保安打問所在社區,騎著電動車、開著導航一路找到了錄霞社區,二話不說就報名參加了核酸采樣點的志愿服務。
連日來,每天8時前,石巖就趕到社區領取口罩、面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充分做好個人防護后準時來到采樣點,引導居民出示健康碼,為居民提供周到細致的志愿服務,提高采樣的效率。
他用無私奉獻溫暖了社區居民,社區和居民們也用實際行動溫暖著他。“當地居民的防控意識都很強,大家都特別配合采樣工作。錄霞社區非常關心醫護人員和志愿者,不時送來水和食物,為我們做好充足的后勤保障,我們的工作也越干越有勁!”
對于第一次來湛江的石巖來說,這是一次讓他倍感難忘的經歷。這些天,分別在坡頭和霞山抗疫一線的哥倆一閑下來,就打視頻電話互相報平安、提醒對方注意做好自我防護,為對方加油打氣。
14日,霞山暫停全員核酸采樣,石巖表示,“現在特別想去坡頭當志愿者出一份力。”
這份執著與動力,除了兩年多的志愿服務經歷帶給他的成長之外,還有來自軍人家庭的熏陶。原來,石巖家里就有好幾位兵哥哥,其中,大舅子在湛江當了22年的兵,去年轉業到地方,退役不褪色,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聞令而動、主動請纓;表哥是一位現役軍人,為祖國奉獻著無悔的青春。
“我們哥倆能為湛江出一份力,也倍感榮幸!”石巖認為,自己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一提。他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早日“湛”勝疫情、美好“江”至。他還打算,未來就在湛江扎根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