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記者從廣東交通集團所屬湛江機場高速公路管理處獲悉,隨著最后一榀箱梁的順利澆筑,湛江機場高速公路一期先行標歷時290天順利完成全部1255榀箱梁預制,由該標段建設的全省高速公路最大規模智慧環形梁廠圓滿完成使命,同時,也為湛江機場高速先行工程實現年內通車目標按下了快進鍵。
“自動化+流水線”推動產能效率最大化
湛江機場高速智慧梁廠占地面積75畝,共生產1255榀箱梁涉及9種梁型,制梁區采用工廠化流水線施工工藝,分兩個車間設置8條制梁生產線,每條生產線采用“3個移動式臺座環形移動+液壓模板系統+高效節能智能溫控蒸養系統”;預制梁廠內設鋼筋原材及加工區、鋼筋綁扎區、制梁區、蒸養區、張拉壓漿區、存梁區等六個功能區,在最大程度減小預制梁場占地規模的基礎上,最大程度提高了預制箱梁生產效率,打造出一座工人投入少、安全風險低、施工質量高、工程進度快、管理效率好的現代化“智慧環形梁廠”。
智慧環形梁廠離不開智能的“大腦”——信息化指揮控制中心。據介紹項目建設尹始,該管理處確立以打造“數字化集成管控 創新型項目”為目標,以信息化管理為手段,智能化數控設備為抓手,研究自動化采集數據和工廠流水線施工管理深度融合,實現了箱梁預制的遠程數字化集成控制、現場重危險工位的無人化作業和信息化平臺集成管理等多位一體的“智能化生產”。信息化指揮中心由控制大屏、遠程PC操作端等組成,可遠程操控接入操作平臺的梁場數控彎曲中心、數控液壓外模、智能移動臺座、智能蒸養室、智能張拉壓漿、拌合站、拉動式生產模塊(動態產梁、物資供應計劃),并通過感應器實時收集、存儲、顯示智能張拉壓漿、智能蒸養等施工數據,通過每一片箱梁從鋼筋加工、混凝土澆筑、預制梁養生、張拉、壓漿到存梁等工序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增加了工序間統籌協調性,預制梁生產實現了智能化、集約化、產業化,將預制梁生產與管理推向新緯度。
黨建引領智慧環形梁廠提質增效
相較傳統的預制梁生產模式,智慧環形梁廠生產效率大為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系統的應用,也有效保障了生產的質量和安全,減少了人力的投入。
智能數控化流水線施工實現了公路“梁場”到“梁廠”的轉變,優化了施工工藝和空間布局;作為全省首次應用蒸汽養生預制箱梁工藝的梁廠,通過“智能溫控蒸汽養生”這一核心生產工藝,不僅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改善了箱梁頂板開裂的質量通病。通過信息化指揮控制中心管理,智慧環形梁廠將一片梁的生產周期由原來的8天縮短至不到2天,有效地兼顧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該管理處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生產經營,為將眾多建設人員和參建單位的力量擰成一股繩,湛江機場高速公路推行“聯合黨建”模式成立項目臨時黨總支,設立了14個“黨員責任區”和5支“黨員先鋒隊”,將全體參建黨員干部匹配到急難險重的施工一線,以“起步就是沖鋒、開局就是決勝”的工作作風,在主要業務線條、重難點工程等業務領域及現場工點切實發揮頭雁帶頭作用,將組織優勢轉化為建設優勢,強有力的保障項目高質量發展。
湛江機場高速公路先行標起于云湛高速化湛段機場南互通,終于湛江吳川機場站前環路,全長約5公里,采用雙向六車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20公里,2021年4月底正式開工,目前,湛江機場高速先行標路基土石方工程,涵洞工程,橋梁基礎、下構及預制梁生產已全部完成,架梁完成91%,整體化層完成40%,護欄完成15%;路面墊層完成60%,底基層完成52%,基層完成10%。龍村收費站、機場收費站站房完成基礎澆筑,計劃2022年建成通車,屆時將連通湛江吳川機場與云湛高速,經云湛高速前往粵西新空港將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