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毛角村鳳梨種植基地的有機鳳梨。 通訊員 林達琳 攝
農業抓產業,產業抓特色。特色產業不僅撐起了農民的“錢袋子”,也成為了“一村一品”的鮮明標識。在廉江市青平鎮那毛角村,300多畝有機鳳梨即將迎來成熟上市的季節,訂單紛至沓來,讓甜蜜的水果真正成為甜蜜的事業。
那毛角村被仙人域水庫和長青水庫夾繞,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經過專家考察,發現當地的土壤條件和氣候環境非常適宜種植鳳梨。幾年前,臺商李先生到那毛角村承包200多畝山地,以綠色有機種植模式,加上先進的管理技術,讓漫山遍野的鳳梨成為了那毛角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那毛角村的鳳梨種植基地共有芒果鳳梨、蘋果鳳梨、甘蔗鳳梨以及金鉆鳳梨4個品種。去年,李先生增加了鳳梨種植面積近百畝,并帶動周邊群眾種植了30多畝。眼下,一個個表皮青黃、個大飽滿的鳳梨在春日暖陽照耀下,散發出陣陣清香,顯得格外誘人,呈現出豐收的喜人景象。
據了解,今年那毛角村的鳳梨預計產量50多萬斤,每畝在扣除生產成本后可獲經濟效益八九千元。李先生從事品牌農業經營多年,雖然到廉江創業才短短幾年,但是他認為廉江這個地方各方面都不錯,而且鳳梨走俏市場,因此打算把外地的食品深加工廠搬到廉江來,專門做與鳳梨有關的果酥、果干、果醬、果汁等產品,帶動當地優質農業的發展,同時帶動更多群眾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