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湛江市道德模范詹舉云”。記者 殷翊展 攝
悠悠獻血情,濃濃博愛心。22年來,湛江市道德模范、湛江市紅十字會無償獻血造血干細胞捐獻遺體(器官)捐獻服務隊副隊長詹舉云一直堅持無償獻血不間斷,獻血總次數達到137次,獻出的血量達到9個成年人身體里的血液總量。
他用涓涓熱血,拯救生命,他堅持志愿服務,傳遞大愛,用行動為絕望中的人點亮了希望之光,點燃生命的希望。
獻血量達9個成年人血液總量
一次偶然的機會,詹舉云走上了無償獻血的愛心志愿之路。2000年4月初,詹舉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湛江血站刊登的血液告急公告。正好4月是他的生日月份,他突然萌生了一個特別的想法——為何不去獻血?給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這樣的生日肯定更加難忘而有意義。
說干就干,他立馬就去參加無償獻血。當他來到赤坎區中山二路的獻血車進行獻血前的血型檢測后,卻被告知,AB血型的庫存量充足,暫時不采。聽到這句話,他滿腔的熱情跌到谷底,但他沒有放棄要獻血的念頭。在同年的5月6日,他終于獻出了人生中的第一袋200毫升全血。從那以后,他的獻血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只要到了符合獻血的時間期限,他都會按時去捐獻全血或成份血,歷經22年無間斷。
2020年,庚子年初,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全國獻血量急劇下降,臨床急救用血出現緊張的局面。在疫情面前,作為志愿者的他,義無反顧加入到無償獻血挽救生命的行列。正月初三,在赤坎南華廣場的愛心獻血屋內,他順利完成了自己的第100次獻血,為抗擊疫情盡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截至目前,詹舉云的獻血總次數達到137次,全血獻血總量達8900毫升,成份獻血總量149治療量,獻出的血量達到9個成年人身體里的血液總量。
愛心獻社會 真情暖人心
無數次的主動無償獻血,令他對無償獻血的志愿工作了解越來越多,他也更熱愛這支隊伍。2009年,他加入湛江市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志愿工作者服務隊,從此開始了他的志愿人生路。
他常常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走上街頭,到各單位、院校宣傳無償獻血,利用自己參與無償獻血的經歷向市民宣傳無償獻血知識,動員更多的人加入無償獻血隊伍,挽救他人生命。
與此同時,他還積極參與紅十字會的造血干細胞捐獻、應急救護、水上救援、救災救助以及人體器官捐獻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2012年,他抽取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我市首批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曾經連續三年全程陪護、照顧我市志愿者到廣州捐獻造血干細胞。
作為一名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師資,每次大型應急救護宣傳活動,他都積極參與。在活動現場演示創傷包扎、心肺復蘇技能,向群眾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每當遇到有自然災害發生時,他總是第一時間跟隨紅十字會的救災工作隊到災區一線協助賑濟救災工作,參與募捐義演義賣活動。
用大愛點亮希望之光
“參與志愿服務十多年來,自己去努力做過很多事情,卻也被很多人和事感動著。” 詹舉云說。
在詹舉云的心里,有這么一件事讓他印象特別深刻,久久不能忘懷。2017年6月30日早上7:00,他和市紅十字會器官協調員驅車前往坡頭區開展器官捐獻協調工作。坡頭一名6歲的女孩因意外跌倒導致腦死亡,她母親想捐獻孩子的器官挽救他人生命,讓愛延續。
因女孩沒有落戶,父母離異等情況,他們幾經周折終于找到女孩父親,說明來意并出示相關證件和材料,最后女孩父親同意并簽名。
第二天凌晨,女孩成功捐獻器官,她的大愛義舉挽救了3名器官衰竭患者,使得2名眼疾患者重現光明。
“我深刻感受到,能夠挽救他人生命,所有的艱辛都是值得的。女孩和她母親的大愛,為絕望中的人點亮了希望之光,我們也希望將這溫暖的希望之光在社會上繼續傳遞下去。”詹舉云說,這一段志愿者經歷,是任何文字都無法描述的,是一筆獎賞給自己的豐厚精神財富,他至今無怨無悔。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價值。善良是投資,也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