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公示廣東省第二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評選結果名單。其中,湛江市湛江灣(北部)海岸帶綜合整治及修復項目入選“十大范例提名”名單。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激勵全省從事生態修復的單位繼續做好生態修復工作,同時廣泛宣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成功范例的生動實踐,進一步提高全社會關注度,推動我省生態修復工作持續穩定發展。繼2019年成功舉辦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評選活動后,2021年廣東在全省范圍內啟動了第二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評選活動。
入選項目要求具有系統性,涵蓋山、水、林、田、湖、海、礦等部分或全部生態要素,要對受損的生態系統開展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同時,入選項目還要求具有示范性,項目的實施對維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修復理念、方法、模式等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著,社會認可度高,公眾積極參與等。
據悉,由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和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指導,省土地開發整治中心主辦,廳事務中心協辦,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具體承辦的廣東省第二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評選活動按規定評選程序已經全部完成。經提名推薦、初審篩選、實地考察、網上投票和集中評選等程序,已產生“十大范例”“十大范例提名”等評選獎項,現將評選名單予以公示。
其中,湛江市湛江灣(北部)海岸帶綜合整治及修復項目入選“十大范例提名”名單。湛江灣(北部)海岸帶綜合整治及修復項目位于湛江灣西側海岸帶,北起赤坎區濱湖公園,南至霞山區海濱公園,屬于市區中心地帶。2015年,由湛江市政府申報,國家海洋局批準我市實施湛江灣(北部)海岸帶綜合整治及修復項目。項目于2020年4月竣工驗收。包括完成海岸帶景觀整治。中澳友誼花園整治修復岸線659.8米、建設二層觀景亭一座;霞山區觀海長廊整治修復岸線1989.0米,進行了紅樹林棧道建設、紅樹林修復、淤泥清理。紅樹林棧道的建設和紅樹林修復使市民可以零距離親近大海,已成為人們觀林、觀鳥、拍鳥的新地標,吸引市民游客紛紛前來“打卡”,社會認可度高。完成《人龍舞》雕塑建設。完成陸域污染減排。赤坎水質凈化廠三期工程和中澳友誼花園截污管渠的建設,改善了污水直排入海的狀況,維護了海岸帶的海洋生態環境,生態效益顯著。項目的實施,不僅有利于維護海岸帶的海洋生態環境,而且為將來海上公共旅游資源的開發提供了有利條件,提高城市的綜合形象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