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湛江市婦聯、廣東省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湛江站)在萬達廣場開展2022年湛江市“三八”婦女維權周“平安家庭 幸福有法”戶外普法宣傳活動。活動通過懸掛條幅、設立法律咨詢臺、發放宣傳品宣傳資料、現場講解、普法互動游戲等形式,向參加活動的市民群眾發放宣傳法律法規知識和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進一步提高廣大婦女群眾的維權意識。(據3月6日《湛江日報》)
婦女維權,普法先行。由于種種原因,當下家庭暴力、性侵犯、拐賣婦女等行為依然存在。在家庭暴力中,婦女常常是弱者,她們的合法權益輕易受損害。她們或本著“家丑不能外傳“的原則,敢怒不敢言;或有心維權,卻不懂維權。在性侵犯婦女特別是性侵女童的個案中,受害者往往缺少維權的勇氣,也不懂拿起維權的武器,最終成為“沉默的羔羊”。而在拐賣婦女的犯罪行為中,婦女也需要法律的援助……在這種現實背景下,讓法治的陽光普照婦女,尤其重要。
以“三八”為契機,以維權為核心,在萬達廣場開展的這類戶外普法宣傳活動,無疑是造福婦女的積極措施。這類普法活動,利于讓法治的陽光照到婦女身上,使其學會拿起法律武器維權,活得更有尊嚴更幸福。誠然,婦女維權普法活動要走深走實,還應與時俱進,多接地氣,做到“利用好微信、微博、短信等新傳播手段,推進法律知識普及到婦女、深入到家庭”;應創新宣傳載體,用婦女喜聞樂見的鮮活形式,讓法治觀念植根于婦女的心靈;應不斷拓寬宣傳陣地,深入社區、學校和農村,多結合受害者成功維權的案例有針對性地教育婦女學會維權……在此基礎上,讓活動常態化,讓法治維權的好聲音傳得更遠。
婦女維權,需要常設平臺。弘揚法治精神,讓婦女真正能夠保護自己,普法宣傳活動只是其中一種簡單的形式,此外,我們還要搭建好常設平臺。例如,不妨借鑒外地經驗,加強婦聯、信訪、公安、檢察、司法、教育、勞保等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建立“婦女維權崗”,將對婦女的服務有效延伸到基層農村。實踐證明,這樣能切實減輕婦女維權負擔,降低婦女維權成本,為創建平安家庭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