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農業科技助農幫扶,助力農業發展,近日,廣州市南沙區派駐湛江市徐聞縣角尾鄉工作隊(下文稱:幫扶工作隊)農業科技特派員廣東海洋大學栗志民教授牽頭科研力量,積極上門挨家挨戶探訪角尾鄉的養殖戶,走進養殖現場把脈問診,為農業發展提供精準服務。
▲科技特派員與角尾鄉養殖戶交流座談
角尾鄉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徐聞縣西南角,西瀕北部灣,東、南面臨瓊州海峽。岸線綿長約27公里且類型豐富,海上養殖區鹽度較高、水體清澈,生態本底良好。當地農業以漁業和種植業為主,漁業主要為養殖紅扇貝、生蠔、金鯧魚、石斑魚和對蝦等。
▲角尾鄉領導和科技特派員養殖場調研
幫扶工作隊在當地農業、農戶走訪調研發現,近幾年來角尾鄉紅扇貝夏季普遍出現規模性的成活率下降問題。養殖收成大不如前,甚至有養殖戶把未長成的扇貝,趁夏季來臨前低價出售。因此,開展扇貝死亡情況調查顯得十分必要。
▲幫扶工作隊隊長和科技特派員海上養殖區調研
幫扶工作隊認為情況緊急,迅速協調農業科技特派員團隊組織相關問題,開展相關課題攻堅研究,務求及時幫助角尾鄉水產養殖戶解決此困難和問題,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幫助養殖戶提高養殖收成收入。
▲科技特派員和幫扶隊員在海上養殖區調研
農業科技特派員團隊駐鄉后積極邀約鄉農業管理部門、農業種植和水產養殖戶進行座談,詳細了解角尾鄉農業發展現狀、優勢和劣勢、主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養殖科學技術需求等,深入開展紅扇貝存活率問題研討。工作隊會同廣東海洋大學科研力量,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精準切入科技幫扶。并就角尾鄉養殖業特點與市場需求收集第一手資料,開展分析調研,助力農業大發展,為開展水產養殖研究和精準服務提供基本依據。
科技特派員先后來到角尾鄉潭鰲村、仕寮村、符宅村、角尾村,與貝類水產養殖戶進行座談,深入到水產養殖現場調研,傾聽養殖戶養殖管理做法、病害防治與提質增效等方面的需求,對癥下藥,精準幫扶。
科研團隊針對貝類夏季存活率較低、苗種培育成功率較低等技術問題,深入認真分析研究。初步發現7-8月當地受西南季風影響水溫升高、水溫變化導致氮化物及硫化物濃度變化、就近選種導致種質退化等,不利扇貝生長的原因。并對這些原因給出對策。下一步,幫扶工作隊科技特派員將繼續對角尾鄉扇貝養殖情況進行調查,形成科技調研報告。開展扇貝養殖模式的研究,逐步探索深遠海洋養殖??茖W選苗育苗,提高扇貝生長速度與抗逆性。充分考察角尾鄉周邊海區,結合駐鎮金融服務形成扇貝苗種繁育基地建設方案,為角尾鄉扇貝養殖建立高質量與來源穩定苗種來源,為養殖產業復蘇提供支持。
▲科技特派員和駐鎮金融助理在海上養殖區調研
為推動角尾鄉貝類養殖產業復蘇和有關幫扶舉措落地實施,針對科技特派員和養殖戶優化養殖技術、農業科技企業引進。角尾鄉加強金融幫扶力度,聯同中國農業銀行湛江徐聞支行提供信貸資金支持。結合雙方技術、資金優勢,合作創新金融服務產品,推出“惠農e貸”,為幫扶區域農戶提供惠農信貸,執行相應的優惠利率,對于資金需求較大的農戶也引入政策性擔保公司為其擔保,全面解決農戶資金需求。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實現富民強村,促進“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為促進角尾鄉附近海域海水養殖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科技特派員還對當地養殖業提出維護養殖區生態環境的科學對策措施。要求堅持“分區分類、因地制宜、逐步推進”的原則,采取針對性舉措,加強角尾鄉美麗海灣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促進海水養殖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萍假x農增強了養殖業增效發展的信心與決心,為實現角尾鄉產業振興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