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國海油南海西部油田在湛江基地開展“回望起點、銘記初心”海油歷史回顧教育活動。活動將南油地宮展廳和即將改造的潿洲終端展廳作為中國海油40年發展歷程展示中心和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組織南海西部油田員工參觀學習,了解南海西部油田發展歷程,以汲取力量,奮發向前,牢記來時路,走好未來路。
1975年,雷瓊前線三八女子鉆井隊在雷州半島海康至徐聞縣之間進行取芯作業情景。 宋成功 提供
這次的回顧教育展覽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示的是中國海油從成立到對外合作,從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發展取得突破,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更加繁榮、更加蓬勃的輝煌歷程。第二部分展示的是南海西部油田從建立到快速發展、最終建設成為全國性大油田的發展脈絡。從中,廣大干部員工深刻體會老一輩石油人逆風前行的艱辛,從而更加堅定為祖國獻石油的理想信念,并積極汲取奮進的力量,為油田實現更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1981年,南海三號鉆井平臺在北部灣某井進行鉆探作業。宋成功 攝
南海西部油田作為中國海洋石油的發祥地,早在1973年2月,當時的燃料化學工業部決定在湛江成立南海石油勘探籌備處,到1986年,在廣東省,特別是湛江市人民的支持下,用較短的時間在湛江市麻斜海東岸的煙樓村(現坡頭區南油社區),昔日人煙稀少的荒灘上建成了初具規模的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基地。從南海西部油田的發展歷程,能看到中國海油40年來取得輝煌成就的縮影,在坡頭這片充滿生機活力的熱土上,南海西部石油人創造了很多海洋石油歷史上的“第一次”。從1977年南海一號打成我國海上第一口深探井——“鶯1井”,1982年與外國公司簽訂第一份對外合同,1983年發現我國第一個海上氣田——崖城13-1氣田,1986年潿洲10-3油田生產第一桶原油,2008年首次實現年產達1000萬方油當量,2021年成功投產全球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到2022年投用我國首個海上油田群光伏電站。
1982年5月,當選廣東省勞動模范的劉家南同志正在鉆井第一線與員工們交談情景。曹永康 提供
這次活動是中國海油南海西部油田慶祝中國海油成立4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將一直持續至年底,將實現南海西部油田各單位、部門員工學習教育全覆蓋。
1983年,南海3號直升式鉆井平臺,在北部灣潿某井試油。宋成功 攝
1986年,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南油基地一區建規模全景。宋成功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