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湛江市檢察機關圍繞保護“公益”這一主線,推進全市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全力提供人民群眾滿意的檢察產品。全市檢察機關共收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294件,立案1140件,發出檢察建議和發布公告等訴前程序案件1082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0件。
揮好創新驅動“指揮棒”
激發公益訴訟統籌協調發展新動能
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為契機,在市檢察院的指導下,經開區、赤坎等地檢察院迅速對轄區內多個街鎮的農貿市場、散裝食用油生產加工單位、經營單位生產銷售的散裝食用花生油進行隨機抽查,針對發現的部分壓榨花生油的黃曲霉素B1含量已經超過國家規定標準,危害人體健康的問題,全市檢察機關共發出檢察建議23件,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墻”,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經開區檢察院辦理的蔣某某等人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提出3000多萬元的懲罰性賠償訴訟請求,并獲法院生效判決支持,是全市首例。
為了筑牢公益保護法治屏障,遂溪縣檢察院聯合該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排查,并對轄區14處英雄烈士紀念設施進行走訪調研,針對履職中發現的筆架嶺戰役紀念碑破爛殘舊、碑文模糊不清、紀念碑四周雜草叢生的問題,依法制發訴前檢察建議,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履行職責,取得較好效果,還助力該縣成功向省爭取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專項維修資金282萬元。經開區檢察院針對轄區某銀行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多次將三萬余條客戶信息非法買賣并加以利用的問題,依法向湛江銀保監分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該局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職責。該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第二批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市檢察院強化創新推動,做精做優特色品牌。經開區檢察院辦理了全市首宗涉環境保護稅國有財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該院針對轄區內10多家建筑施工單位存在未依法申報繳納環保稅的情形,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履職,有效挽回國有財產107萬余元。麻章區檢察院針對發現的液化石油氣服務站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向該區住建、城綜等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份,督促整治,最大限度消除公共安全隱患。
把好精準監督“風向標”
展現公益訴訟護航社會發展新成效
鶴地水庫被譽為湛江人民的“大水缸”,飲用水水源安全問題一直是人民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中央環保督察組關注的重點。2021年以來,市檢察院高度關注湛江市最主要飲用水源地——廉江市鶴地水庫水源污染問題,針對巡查過程中發現紅湖農場養殖場排污污染鶴地水庫的線索,市院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1件,立案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2件,發出民事公益訴訟訴前公告10件,并先后6次牽頭召集屬地黨委政府、農墾局、紅湖農場、生態環境等多部門召開鶴地水庫水源地污染整治聯席會議,共商研究生態環境損害修復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并不定期赴現場持續跟蹤整改落實情況。近期,市檢察院已協助黨委政府完成鶴地水庫紅湖農場轄區禁養區內118家違規養殖場的拆除工作。
同時,市檢察院突出重點案件,集中力量辦理一批黨委、人大、政府高度關注、當地群眾反映強烈、有社會影響力的案件,通過辦案彰顯檢察擔當。如徐聞縣檢察院辦理的彭某等人污染和破壞生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涉案標的高達325萬。經開區檢察院針對轄區內居民樓電動自行車“亂停亂放”“飛線充電”等問題,依法向區應急局、區消防救援大隊等7個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并組織召開圓桌會議,公開宣告送達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檢察建議書,共同研究解決小區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不足、居民消防安全意識不強等“難題”,有效推動轄區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隱患整改,形成多部門聯合治理的監管合力。雷州市檢察院針對轄區內的舊“三鳥”批發、零售市場,污水未經任何無害化處置即露天排放到西湖水庫的河溝中,嚴重污染生態環境的問題,分別向西湖街道辦、城綜局、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分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收到訴前檢察建議后,雷州市相關職能部門聯合行動,全面取締、拆除了雷州市舊“三鳥”市場,困擾市民多年的問題終于得到解決。
此外,市檢察院強化示范引領,將遂溪縣檢察院作為公益訴訟工作示范點,召開現場會,推廣遂溪的經驗做法,并大力宣傳干警先進事跡,通過示范引領,從而有效推動全市公益訴訟工作的發展。據介紹,遂溪縣檢察院的公益訴訟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2021年,該院共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10件。
用好機制建設“助推器”
彰顯公益訴訟優質高效發展新亮點
為了繼續做細做實“河湖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全市檢察機關與河長辦共開展聯合巡河59次,共受理涉河湖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81條,立案160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37件,發出民事公益訴訟訴前公告10件。2021年以來,雷州市河長辦向雷州市檢察院移送了涉河湖污染線索102條,雷州市檢察院據此立案辦理了一批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開區檢察院針對履職中發現的三號河渠中下游段存在河道水體黑臭、河道及岸邊垃圾亂堆放等問題,分別向市、區兩級10個相關職能部門制發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及時依法履職推動改善三號河渠涉案區域渠道的水環境質量。目前市、區兩級職能部門針對三號河渠共完成投資近四千萬元,整治工程已完成1900多米的污水截流和河渠整治。
市檢察院強化內部協作,積極發揮“未檢+公益訴訟”的辦案優勢,開展“預防學生溺水,守護暑期安全”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全市共立案6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6件。坡頭區檢察院率先在全市開展專項活動,聯合該區教育局、各鎮(街)、相關中小學校以及村委會對轄區的海岸線、水塘、水池、礦坑等30處溺水隱患點進行實地走訪調查。針對調查發現普遍存在的危險水域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的問題,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加強所負責水域安全管理,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堅持問需問計問策于民,市檢察院對所有鎮街開展公益訴訟專項調研巡查,還實行全市兩級檢察院所有黨組成員掛點121各鎮街制度。所有黨組成員帶隊深入鎮街,召開調研座談會,邀請鄉鎮機關工作人員、村委干部、學校代表、群眾代表等參加,全面收集人民群眾對檢察公益訴訟的意見建議,同時到一線巡查,深入挖掘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共立案59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57件。市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主動協調本院未檢、法警、技術等部門,下沉基層檢察院開展集中巡查,深挖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近兩個月來,通過巡查共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近300件。
市檢察院堅持協作配合,加強內部一體化辦案機制,印發《湛江市檢察機關關于建立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移送機制的意見(試行)》,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與刑事檢察部門就加強線索移送、信息互通等機制達成一致意見,拓寬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來源。該院還主動對接市自然資源局、市場監管局、河長辦、12345市民服務熱線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消費者委員會、市林長辦、紅樹林管理局等部門,聯合會簽公益訴訟協作文件7份,凝聚公益保護合力。
去年,湛江市檢察機關創下多項紀錄:發出檢察建議數據排名全省第一;湛江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被省院記集體二等功;1件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了公益訴訟檢察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1件行政公益訴訟案被評為最高檢第二批個人信息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1份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書被廣東省人民檢察院評為優秀法律文書;1份經驗材料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采用;1篇文章刊登在《檢察日報》;1篇經驗材料被省委辦公廳《每日匯報》采用;2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報告獲湛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