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代省長王偉中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報告既“曬”出了過去一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亮眼“成績單”,又深刻剖析了發展還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更重要的是為新一年發展勾勒了清晰的“路線圖”。在這份重磅文件中,出現了哪些“湛江元素”,又釋放出哪些事關湛江發展的新信號?
回顧2021,看湛江作為和擔當
【報告點擊】加快內聯外通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等項目,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取得新進展。
湛江港集團寶滿集裝箱碼頭。 記者 李嘉斌 攝
【背景鏈接】2021年7月,湛江港40萬噸航道建成投入試運行,湛江港升級為華南地區唯一通航40萬噸船舶的世界級深水港口。后續隨著40萬噸船舶實現常態化靠泊,湛江港將形成區域領先的港口綜合服務能力,航線及輻射區域進一步優化。
【報告點擊】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首期全面開工
【背景鏈接】2019年1月,全球化工行業巨頭巴斯夫宣布選址湛江,打造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作為國家級重大外資項目之一,從諒解備忘錄簽署到首批裝置正式打樁開建,該項目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展現了湛江招商引資的“高度”和“速度”。
【報告點擊】在湛江等地布局建設若干大型產業集聚區
【背景鏈接】湛江搶抓省委、省政府支持湛江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的機遇,積極開展籌備工作。大型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約620平方公里,奮勇片區起步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汽車產業招商引資有效推進。
工作人員正在采摘荔枝。 記者 劉冀城 攝
【報告點擊】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成效明顯,荔枝、菠蘿等特色農產品產銷兩旺。
農民工正在采摘菠蘿。 記者 張鋒鋒 攝
【背景鏈接】徐聞菠蘿去年旺季田間收購價每市斤1.8-2.5元,最高價達3.0元,比上一年最高價增長了一倍。全市荔枝產量約20萬噸,通過數字營銷模式,部分荔枝還沒完全成熟就被預售一空,價格攀升。遂溪榮獲廣東荔枝“12221”市場體系建設優秀政府服務獎。
【報告點擊】制定支持汕頭、湛江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政策文件,沿海經濟帶產業支撐作用更加強勁。
【背景鏈接】徐聞菠蘿2021年旺季田間收購價每市斤1.8-2.5元,最高價達3元,比2020年最高價增長了一倍。全市荔枝產量約20萬噸,通過數字營銷模式,部分荔枝還沒完全成熟就被預售一空,價格攀升。遂溪榮獲廣東荔枝“12221”市場體系建設優秀政府服務獎。
湛江吳川機場航站樓。 記者 劉冀城 攝
【報告點擊】制定支持汕頭、湛江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政策文件,沿海經濟帶產業支撐作用更加強勁。
【背景鏈接】湛江抓住機遇,感恩奮進。市委、市政府印發具體實施方案,將省支持湛江發展的專項文件進一步細化為102項具體工作任務,通過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推動工作落實。
【報告點擊】著力改善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發展條件,加快推進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特別是湛江吳川機場、韶關丹霞機場順利建成,極大提升粵西粵北地區便捷通達全國的能力。
【背景鏈接】湛江堅持陸海空鐵統籌推進,全力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立體交通實現歷史性躍升。近五年,累計完成重點交通項目投資810億元,是前五年的2.4倍,從根本上告別交通“末梢”。機場實現升級換代,全省第三大干線機場湛江吳川機場建成并完成試飛。
展望2022,看湛江機遇和使命
【報告點擊】發展壯大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寶鋼湛江鋼鐵基地廠區內,3號高爐與1號、2號高爐依次排列。記者 郎樹臣 攝
【背景鏈接】省委、省政府支持湛江發展的專項文件明確要求湛江發展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寶鋼湛江鋼鐵基地能提供優質的汽車板材,中科煉化提供汽車輪胎等化工產品原材料,巴斯夫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外飾、內飾、電子電氣、動力總成、底盤等領域,東島新能源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產品成功導入寧德時代,湛江具備發展汽車產業的產業基礎。
【報告點擊】打造高水平產業發展平臺,加快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引進大項目、培育大產業。
【背景鏈接】我市堅持規劃引領,將大型產業集聚區作為全省沿海經濟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來打造,著力培育綠色石化、先進材料、汽車及裝備等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雷州奮勇片區將加快推進智能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打造智能汽車產業園。
【報告點擊】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交通強省建設,推進廣湛等高鐵建設。加快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建設,加快汕頭港、湛江港等疏港鐵路建設。
鳥瞰東雷高速身塘互通。 記者張鋒鋒 李嘉斌 攝
【背景鏈接】202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高等級鐵路樞紐,加快廣湛高鐵湛江段建設,力爭開工建設合湛高鐵廣東段;建設高水平空港樞紐,推動湛江吳川機場完成轉場,建成機場高速一期工程;建設高能級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加快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和港口集疏運體系,開工建設湛江港寶滿港區、東海島港區疏港鐵路專用線和粵海鐵路烏石支線。
【報告點擊】開工建設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主體工程
【背景鏈接】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將解決粵西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有力支撐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前,該工程相關準備工作正有序推進。
【報告點擊】加快巴斯夫等重大外資項目建設
【背景鏈接】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首套裝置有望春節前建成。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推動外資高質量發展,對重點外資項目開展個性化服務,吸引更多優質外資企業落戶湛江。
【報告點擊】高標準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推動湛江、茂名創建自貿區粵西片區。
繁忙的徐聞港。記者 張鋒鋒攝
【背景鏈接】創建自貿區粵西片區,將有利于發揮湛江的獨特地緣、深水大港和大宗商品交易優勢,在投資、貿易和金融等方面搭建區域性對外開放平臺。
【報告點擊】提升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發展能級,發展壯大綠色石化、新能源等優勢產業,培育一批千億級臨海產業集群。
【背景鏈接】湛江堅持大園區和大招商雙輪驅動,以大項目為牽引,發展壯大綠色鋼鐵、綠色石化、高端造紙、綠色能源、新能源汽車五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現代化臨港產業集聚基地。目前,石化產業項目21個,有望成為我市首個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集群。
【報告點擊】加快汕頭、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支持湛江深度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積極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
【背景鏈接】2018年6月,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正式提出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明確要求汕頭、湛江建設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隨后連續4年,省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支持汕頭、湛江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從建設區域創新中心、區域文化教育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區域商貿服務中心等方面發力,提升副中心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報告點擊】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制定實施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發展規劃。
【背景鏈接】《廣東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提出,培育壯大五大現代化都市圈, 推進都市圈產業專業化分工協作、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保共治,為促進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和區域協調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日前舉行的全省發展改革系統工作會議透露,目前我省已完成五大都市圈發展規劃編制工作。
【報告點擊】推進廉江清潔能源等項目建設,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背景鏈接】湛江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產業,今年將動工建設廉江清潔能源項目主體工程,加快建設瓊粵天然氣管線、大唐雷州天然氣熱電聯產等項目,推進海上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綜合開發利用,推動傳統火力發電產業升級,發展電力儲能產業,打造我國沿海重要可再生能源產業基地。
【報告點擊】推進海洋生態和濕地保護修復,建設具有海岸生態多樣性保護和防災減災功能的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
麻章區石牛島紅樹林片區,白鷺于林中成群結伴。 記者劉冀城 攝
【背景鏈接】湛江是我省推進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的主戰場。2021年至2025年,將營造紅樹林2813公頃,占全省任務的51.1%;修復現有紅樹林1370公頃,占全省任務的54.8%。2021年12月30日,我市召開建設“紅樹林之城”工作會議,吹響了打造“紅樹林之城”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