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為活躍市民過年氣氛,為群眾辦實事,在吳川市梅菉街道建興花園住宅小區的邀請下,吳川市衛健局和市計生協會組織當地書法家到該住宅小區開展送春聯活動,現場為小區業主和街坊免費寫春聯。(據1月11日《湛江晚報》)
從一幅幅手寫春聯中,我們真切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年俗的活力。這樣的活動多多益善,最好能夠常態化。
貼春聯是流傳千古的過年習俗,寄托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每逢新春佳節,寫春聯、送春聯、品春聯活動總會在湛江上下受到追捧,今年亦不例外;而且,參與者已由書法家、書畫志愿者擴大到老干部、學生愛好者,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脫穎而出,為豐富文化生活、繁榮文化市場提供了新動能。
某種程度上講,手寫春聯就是別樣的“年味”,理當利用好這個載體和平臺。一方面,現場書寫春聯,既可“私人訂制”內容,也能展示書法魅力,無疑是對書法藝術、對聯文化的最好傳承和保護;另一方面,春聯中蘊含著諸多傳統文化元素,如字詞的對仗、音韻的平仄等等。在手寫的過程中,既可以讓大眾普及對聯常識,也能在加強書法交流中增進文化自信。尤其是看到書法家揮毫潑墨,總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蒼勁有力的大字更能人一種精神動力。
手寫春聯備受追捧,既是傳統年俗的回歸,也提升了春節的文化顏值。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可以有針對性地組織書畫家深入社區、企事業單位,為市民多擬寫一些既富傳統韻味、又有時代氣息的春聯作品,多制作一些“私人訂制”的“書法春聯”。同時,要順應“互聯網+春聯”的新趨勢,通過開展線上春聯知識問答、手寫春聯展示、品春聯、議春聯等活動,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滋養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把送春聯活動的文化品牌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