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鎮石門大橋下養蠔架上掛滿生蠔,養殖戶出海準備收蠔。記者李波 攝
1月10日,民盟湛江市委提出《關于湛江生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該提案指出湛江發展生蠔產業意義重大而深遠,充分肯定了湛江生蠔產業在實施鄉村振興中的貢獻和生態效益,指出了目前該產業存在著不足:養殖環節處于低端狀態;缺乏高端精品生蠔意識,目前湛江生蠔以泥蠔交易為主,凈化處理滯后,凈化工廠幾乎為零;生蠔養殖面積不足,養殖產量難以滿足生鮮市場需求,生蠔深加工缺乏原材料,第二產業難以拉動;產業品牌建設落后;生蠔文化旅游尚未開拓。
支持湛江市生蠔產業協會建設,使協會能積極協助政府制定和實施產業發展規劃及產業政策,對產業產品和服務質量、競爭手段、經營作風進行嚴格監督,維護行業信譽,創造湛江生蠔品牌。
蠔排與紅樹林。實習生甄晟量 攝
建議我市科學規劃和拓展養殖區,保護養殖主體用海權益。在原有14萬畝基礎上,增加外海用于三倍體養殖面積30萬畝,推動深遠海養殖,保證深加工產業擁有富足的原材料,同時發展“碳匯”項目,為“碳中和”做貢獻。此外,為實現擴產目標,吸引資本投資,政府要保證養殖主體用海權益,核發海域使用權證,促進生蠔養殖產業有序、規范和健康發展。
蠔排與紅樹林。實習生甄晟量 攝
建議制訂生蠔產業標準,保證產業高質量發展。由市有關部門組織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及協會,開展生蠔產業各環節標準化研討與制訂,以標準控制養殖密度,實施養殖模式及景觀管控,保證生蠔養殖達到生態環境友好;以標準控制品質,創湛江生蠔品牌。
建議加強生蠔深加工研究,提升第二產業產業鏈附加值。包括開發生蠔“預制菜”產品;開發生蠔食品、飲料、保健品、藥品、即食旅游產品,滿足文旅市場需求;開發蠔殼資源化利用,如蠔殼粉生態環保涂料、土壤調節劑、高鈣飼料添加劑等等。
通訊員吳劉萍 供圖
建議在官渡灣兩岸建設湛江生蠔產業園和生蠔小鎮,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響應“鄉村振興”“綠水青山”“碳中和”政策及水產養殖“五大行動計劃”,建設湛江蠔農業產業園,促進生蠔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園融合牡蠣一二三產,構建產業鏈集群。園區內,入駐高等院所人才團隊,大型育苗及養殖企業,環保生態景觀化養殖設施企業,青年電商平臺營銷團隊;建設牡蠣凈化工廠,生產標準化中央廚房產品、標準化熟食級及刺生級生蠔;建設牡蠣精深加工廠,標準化生產牡蠣食品、調味品、飲料、保健品、藥品,以及蠔殼繪畫等旅游產品;建設蠔殼利用工廠,開發新型飼料添加劑、化肥添加劑、土壤改良劑、環保建筑材料,促進蠔殼資源化利用;建設生蠔冷鏈物流,促進生蠔產品保質運輸;建設數字化網絡平臺,把握產業脈搏,駕馭產業發展方向,促進生蠔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官渡生蠔小鎮建設生蠔美食一條街,吸引國內外游客來打卡,打造湛江旅游新名片;建設獨特的蠔殼民宿和海上旅游觀光驛站,讓游客深度體驗生蠔大文旅:從官渡灣乘船出發,參觀美麗的現代化、景觀化的生蠔設施景觀,體驗蠔排休閑、垂釣樂趣,欣賞紅樹林生態景觀、湛江港的青山綠水、港口的繁忙作業、游輪碼頭的豪華郵輪、私家游艇,再漫步金沙灣、觀海長廊、濕地公園,流連忘返之余回到起點生蠔產業園區,參觀產業園生蠔文化,一品湛江生蠔美味,入住獨特蠔殼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