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新城社區的“三人小組”正對轄區內的居民進行排查登記。記者 李嘉斌 攝
1月3日16時,伴隨著一陣陣手機提示音響起,雷州市新城街道新城社區總網格長陳理保在仔細查看信息后,連同衛生站醫護人員和社區民警組成的社區“三人小組”,立即上門開展排查工作。
不一會兒,“三人小組”敲開了一名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返雷人員的家門,詢問信息、測量體溫、檢測核酸、叮囑注意事項。完成排查工作后,“三人小組”又奔赴下個地方。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雷州475個由轄區網格員、醫護人員、公安民警等組成的“三人小組”,24小時奔走一線,發揮各自的職能優勢,守護著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該市“三人小組”機制不斷成熟,“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不漏一人,打造了常態化疫情防控“雷州樣本”,為開展市(縣)域現代化治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經驗遵循。
“網絡”寬廣,上萬人撐起防疫管控網
自疫情發生以來,雷州市根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由該市市委政法委、公安局、衛健局及各鎮(街)聯合組建防控隊伍,匯聚網格員7627人及社會志愿者4033人等力量,在市鎮(街)“三人小組”的調度指揮下,對全市475個網格進行管控,在危機響應和公共治理這兩方面發揮出巨大作用,織密群防群治防線力量,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新城社區處于雷州市城區中心區域,是疫情防控人員往來密集的重要關口。該社區在開展入雷返雷人員和國內重點地區入雷返雷人員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中,運用“人盯人+樓棟長”模式,充分發揮“小樓長”的“大作用”。
“管好自己,為咱自己安全負責;再者,為我們社區安全考慮,沒必要的時候,盡量減少出去。生活用品有什么困難,缺什么,可以跟我聯系。”日前,新城社區樓棟長張夢田,在電話里叮囑前不久從云南昆明返雷正居家隔離的住戶陳小姐要遵守防疫紀律,同時詢問其生活日用品短缺情況。此外,張夢田還承擔著陳小姐每天兩次體溫監測上報工作。
去年12月26日上午9點,張夢田從市場買菜回來的路上,發現她所居住的樓層下面停放著一輛云南車牌的小轎車,馬上到周邊鄰居住處打聽這輛外地車的相關消息,得知有人當天剛從云南昆明回來。張夢田獲此消息后,第一時間敲門核實,并聯系新城社區干部余映冰,做好社區報備及建立“一人一檔”等工作。
張夢田說:“已經習慣把每天排查回來的信息登記在冊,盡量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我的職責就是把這片樓棟管好?!?/p>
新城社區黨支部書記陳理保告訴記者,通過樓棟長的作用發揮,能及時掌握準確信息,做到了上情下達、下情上報,便于社區及時調整防控管理措施,精準實施動態化管理。特別是實行“人盯人+樓棟長”治理模式,充分發揮“樓長”作用,嚴格落實扁平化網格管理機制,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發揮了大作用。
行動迅速,3小時反饋排查信息
去年12月28日晚,社區“三人小組”在常規排查走訪中,發現一批房車停在雷城西湖水庫停車場,全國各地的車牌都有,情況比較復雜,遂向衛健部門反映。
獲悉情況后,該市市鎮兩級“三人小組”協調多部門馬上行動,于當晚10點半左右趕到現場,發現外地來了31輛房車,差不多擠滿了整個停車場。當晚氣溫比較低,湖邊刮來的風刺骨寒,房車游客也早早躲進車內休息。為了不驚動大家,工作人員一輛車一輛車敲門,查看粵康碼、行程卡、測體溫,并現場進行核酸采樣。為工作人員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和人性化的工作方法所打動,游客們也很配合,使得排查工作順利進行。
從接收排查指令,到現場核查信息,再到出核酸檢測結果(注:31輛車62人均為陰性),大約用時3個小時。如此迅速的反應速度,與雷州市搭建起來的疫情防控體系密不可分。在網格指揮中心內,公安民警、網格員、衛健部門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團結合作,協作無間。
據雷州市衛健局局長唐文波介紹,該市網格指揮中心發揮統籌部署作用,而扎根在各鎮(街)和村居的“三人小組”則是基層防疫網中的“毛細血管”,負責促成排查工作的具體落地。從接收指令,到排查線索,“三人小組”要做到1小時內知悉指令,3小時內反饋信息,高效運作確保能第一時間掌握排查情況,降低相關風險。
強化演練,筑牢防疫銅墻鐵壁
為做好常態化防控階段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有效防范和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開展大規模人群核酸篩查工作,進一步提升新冠肺炎應急處置能力,構筑堅固的防控防線,去年10月26日,雷州市在客路鎮南山乙村舉行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檢測應急演練。
在這次應急演練中,一輛移動核酸檢測車非常引人注目。該車外表看似與普通大客車別無兩樣,里面卻裝著多種高科技機器,可在疫情發生地就近開展應急檢測,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樣本檢測,將大大減輕檢測壓力。該車的啟用,提高了該市應急處置能力和效率,將有效避免疫情或社會輿情引發社會恐慌事件發生,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這是該市提升防疫設備,強化演練工作,筑牢防疫銅墻鐵壁的一個縮影。自去年以來,在雷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導要求下,該市城區先后進行9次疫情應急處置演練,各鎮(街)也至少舉行一次疫情應急處置演練,實現疫情應急處置演練全覆蓋,大大提升了各級“三人小組”的應急處置能力和防疫水平。
深入基層、進村入戶宣講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規和衛生知識,也是“三人小組”的日常工作,重復、瑣碎、占用大量時間,卻是織牢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治網的重要一環。通過發放各類健康知識和防控宣傳資料,設置宣傳欄、張貼告知書懸掛宣傳橫幅,轉發疫情防控政策及防控知識推文等,讓疫情防控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
每天樓上樓下跑,每天十多個小時的超負荷工作,客路鎮“三人小組”醫護人員吳小宏常感到雙腿酸痛。她每天都要自己揉雙腿,并且用熱水泡腳來加以緩解?!拔宜哔|量特別高,頭一挨著枕頭就睡著了,有時趴在桌子上也能睡得特別香?!彼χf。
正是有了“三人小組”這樣一批召之即來、來之即戰的最美“逆行者”,在雷州的大街小巷為疫情防控奔走奮戰,當地防疫工作才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措施實”,讓廣大群眾感受到“專業、安全、貼心”,從而構筑起密不透風的生命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