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光輝歷史、牢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由嶺南師范學院自編、自導、自演,以黃學增作為紅色校史人物創作的大型原創情景劇《南路先驅》于12月30日晚在該校音樂廳隆重上演,讓觀眾在革命先烈黃學增的革命斗爭事跡中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
黃學增1900年出生于遂溪縣墩文村一個貧苦家庭,1915年在遂溪縣樂民小學讀書,1916年秋考入雷州中學校(嶺南師范學院前身),在這里接受革命思想啟蒙;后北上廣州求學,成為陳獨秀創立的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第一屆學員,并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革命道路。隨后,黃學增先后在廣東南路、寶安、西江及瓊崖等地開展革命運動,是中共廣東南路和深圳地區黨組織創始人之一、廣東農民運動四大領袖之一。1929年7月,他因叛徒出賣在海口被捕,后壯烈犧牲。
該劇是嶺南師范學院首部大型舞臺戲劇作品,編、導、演均由學校的師生共同完成,集中講述黃學增在南路的革命事跡,全劇由革命啟蒙、初識馬列、播撒火種、堅定信念、南路革命、瓊崖斗爭、光耀嶺南七幕組成,勾勒了黃學增短暫而波瀾壯闊的一生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從黃學增在雷州中學求學開始,逐漸成長為一名理想信念堅定、善于革命斗爭的共產黨員,為了黨的革命事業鞠躬盡瘁,不畏艱險,直至獻出年輕生命的過程。
“雖然學生非專業的表演尚顯青澀,劇作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但仍不失為一個有益的嘗試。師生們在編排這部劇時,加深了對校史人物的認識和了解,并受到了黃學增烈士革命精神的激勵和洗禮。”該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長劉坤章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了解,有著百年歷史的嶺南師范學院是一座有著紅色革命基因的高校,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該校參加革命的校友多達200多名,他們為革命事業和新中國建設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