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我市各縣(市、區)取得怎樣的成績?接下來五年將怎么干?12月27日,在中國共產黨湛江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第一場記者會上,湛江經開區、赤坎區、麻章區、雷州市、吳川市、徐聞縣黨委書記與媒體記者面對面,結合本縣(市、區)實際,全面總結展示我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的成就、經驗,暢談下一步工作思路、舉措。
湛江經開區:全力做好“三化”“三大”實施地和試驗田
過去五年,湛江經開區全面貫徹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特別是全力推動市委“三化”“三大”決策部署在經開區落地開花結果,全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21年,經開區生產總值預計達到650億元,年均增長10.5%,主要經濟指標持續領跑全市,充分發揮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撐者”和“壓艙石”的作用。
隨著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等重大項目的建成投產或加快建設,世界500強企業紛紛搶灘,配套產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經開區工業主戰場地位日益凸顯。
數字化時代,該區在生態化、數字化發展方面奮力跑出“加速度”。全區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大力推進特色黨建示范區創建工作,政治生態持續優化。
進入新階段,經開區將堅定扛起“當好湛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支撐地排頭兵”的時代使命和責任擔當,全力做好市委“三化”“三大”決策部署的實施地和試驗田。
作為全市工業主戰場,經開區將堅持以加快湛江大型產業集聚區建設為抓手,全力建設世界級臨港產業集聚基地;堅持以加快重大項目建設發展為抓手,全力構建高水平現代產業體系;堅持以加快推進大文旅開發為抓手,全力打造湛江全域旅游的經開區樣板;堅持以加快深化大數據應用為抓手,全力推進經開區產業園和產業集聚區數字化轉型;堅持以推進數字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為抓手,全力搶占新興產業制高點;堅持以推進生態化融合發展為抓手,全力打造全國最大的綠色生態低碳園區;堅持以推進基礎設施升級換代為抓手,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產業園區;堅持以全面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為抓手,全力提升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全力打造全市最優的營商環境;堅持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為抓手,全力打造區域創新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
赤坎區:聚力打造“新時代湛江首善之區”
古與今交相輝映,老和新相得益彰,是古商埠赤坎區發展的特色所在。
記者會上,“五新赤坎”“新時代湛江首善之區”“南國古商埠”三個關鍵詞,把今日之赤坎新面貌鮮活地展現在眾人面前。
五年來,赤坎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持續發力,國家級孵化器、眾創空間實現“零”的突破,數字產業發展迅猛;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行政許可審批實現“零跑動”,被評為“中國營商環境百強區縣”;各領域黨組織不斷進步,基層黨組織整頓和創新成效被中央媒體報道,黨建引領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首善之區”的定位沒有變,但要求更高、責任更重。赤坎將在現代產業體系、文旅融合發展、數字賦能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堅持首善標準、展現首善作為,把赤坎打造成為深入踐行“三化”“三大”發展理念的展示窗口,以赤坎一域之光為湛江發展大局添彩。
下一步,赤坎將重點做到“四聚焦、四全力”,即聚焦“三化”“三大”要求,全力構建都市產業新格局;聚焦深化改革攻堅,全力建設營商環境新高地;聚焦實現共同富裕,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新標桿;聚焦全面從嚴治黨,全力樹立風清氣正新形象。
特別是,赤坎將對接服務大園區建設,做好“中央商務區、都市產業園、創新策源地”三篇文章,強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動能。強力推進大文旅開發,深化“金沙灣—古商埠—美麗鄉村”旅游立體開發,抓好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育活化,大力發展文創產業。突出深化大數據應用,以推進數字產業化服務全市產業數字化,謀劃建設大數據園區,培育做大數字產業集群。
麻章區:著力打造湛江西部魅力新城區
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人口呈加速流入態勢……在麻章區過去五年的“成績單”中,“交通”這一元素備受矚目——先后建成了湛江西站、玉湛高速、西城快線等一大批交通基礎設施,麻章區的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凸顯。
過去五年,麻章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有力推進,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3672元提升至2020年的1970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23633元提升至2020年的30384元,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接下來,麻章將堅決按照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的部署,圍繞市委提出的“三化”“三大”發展要求,搶抓機遇、勇毅前行,推進麻章開發區產業園、森工產業園、“粵西數谷”大數據產業園、現代物流產業園、墾地合作產業園“五大園區”建設,構筑現代產業新高地,奮力推動麻章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作為湛江市區西部門戶,麻章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對湛江西城片區開發建設的部署要求,加快西城片區開發,以統一規劃、成片開發、產城融合為遵循,加強整合土地資源,探索建設智慧城市的“麻章樣板”,著力打造湛江西部魅力新城區。
隋唐時期鐵耙縣縣治遺址、萬畝千島湖式海上紅樹林奇觀,中國唯一、世界兩個之一的瑪珥湖火山奇景……麻章將充分發揮自然人文資源優勢,科學整合旅游資源,積極推動文旅項目建設,全力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努力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雷州市:打好打活“五張王牌” 持續推進“五大會戰”
工業發展實現重大突破、城鄉交通體系不斷優化、城鄉面貌煥發新容顏、民生福祉持續增進……五年來,“古城”雷州不斷蝶變,煥發新風采。
今后一段時期,雷州市將緊緊圍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這一戰略主線,打好打活“五張王牌”,持續推進“五大會戰”,重點在打造大園區擴能增效、大文旅開發建設、大數據社會治理先行示范區上出實招、下功夫、抓落實。
雷州將以雷州經濟開發區為主戰場,在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重點圍繞“綠色能源、新能源汽車、運動時尚、表面處理”等產業開展“大招商、招大商”,特別是搶抓雙碳機遇,打造“零碳”產業園,瞄準行業龍頭、頭部企業,力爭每年簽約一批、動工一批和投產一批重大工業項目。
自古有“天南重地”美稱的雷州,歷史文化積淀厚重,旅游資源豐富。未來,雷州如何推進大文旅開發?在西海岸,爭取濱海旅游公路和“怡海文旅”項目明年上半年開工,加快高端文旅項目招商落地開工進度。在東海岸,打造紅樹林旅游精品線路,爭取首期紅樹林生態修復項目明年開工。在老城區,以“騎樓街改造”“文保單位修復”和“雷州小巷”三個主抓手,用繡花功夫、微改造活化歷史遺存,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品牌。
在深化大數據應用方面,雷州重點推進雪亮工程、智慧城市、“一網統管”等項目建設,提升大數據服務企業和群眾水平,增強社會治理效果。
吳川市:開創吳川“空鐵時代”
近來,湛江吳川機場試飛成功、即將投入運營的消息,頻頻刷爆朋友圈,振奮人心。吳川即將進入“航空時代”,令人期待。
五年來,吳川市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邁出了堅實步伐,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發展活力持續迸發,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20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78.47億元,五年年均增長6.3%。園區經濟持續向好。
接下來,吳川市將充分把握“雙區”“雙合作區”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吳川的空港經濟優勢、濱海旅游優勢、傳統產業優勢和交通樞紐優勢,努力把發展優勢轉化為發展實效,增強加快發展、跨越趕超的信心決心。
吳川將全面貫徹“三化”“三大”發展理念,加快實施“六大提檔升級工程”,奮力推動吳川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加快實施改革創新提檔升級工程,加快推進塑料鞋、羽絨、食品三大產業技術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把空港經濟區打造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加快實施產業發展提檔升級工程。持續做好“集群培育、園區建設、招商選資”三篇文章,全力培育空港物流、全域旅游、傳統優勢和戰略性新興“四大產業集群”,高標準規劃建設空港經濟區。加快實施城市能級提檔升級工程。
加快機場周邊路網建設,高標準抓好廣湛高鐵站規劃建設,開創吳川“空鐵時代”。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提檔升級工程,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吳川樣板。
加快實施生態建設提檔升級工程,全力構建碧水藍天的生態吳川。加快實施民生福祉提檔升級工程,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徐聞縣:全力打造湛江與海南聯動發展的先行區
過去五年,徐聞奮力書寫“與海南相向而行”新篇章,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不斷創新“黨建+”引領新模式,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打造特色黨建品牌,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發展平穩、活力增強、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的良好局面。全縣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133.15億元增至2020年的198.14億元,年均增長5.1%。特別是今年,經濟持續保持平穩運行,尤以固定資產投資和財政收入兩項經濟指標表現突出,增速連續多月列居全市第一。
走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徐聞將堅定扛起“與海南相向而行”的使命擔當,立足資源稟賦,精準持久發力,在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發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在加快大園區建設、推進大文旅開發、深化大數據應用中塑造后發崛起新優勢,高標準建設廣東對接服務海南自貿港的南門戶城市,全力打造湛江與海南聯動發展的先行區。
接下來,徐聞將高起點謀劃,全力加快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發展,力爭將其打造成為海南自貿港的支持基地、自貿港與大灣區發展的鏈接器,打造成為支撐徐聞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同時,對接服務,全力打造湛江與海南聯動發展先行區。
徐聞農業、旅游優勢明顯,將堅持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三化”融合理念,加強墾地合作,探索大數據為農業賦能,促進徐聞菠蘿等優勢農產品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市前列。推動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深度融合,整合濱海旅游、生態農業、紅色文化、制鹽技藝、特色美食等優質資源,與海南共推“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線路,共同打造世界級旅游度假目的地。
(來源:湛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