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省科技廳日前公布了新一批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建設名單,由我市企業主持建設的廣東省細胞自噬與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名列其中。至此,我市省級重點實驗室達13家,數量居全省第五。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打造省級重點創新平臺,廣東省天然橡膠加工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水產經濟動物病原生物學及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水產品加工與安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天然藥物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醫學分子診斷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衰老相關心腦疾病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特殊兒童發展與教育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海上高溫高壓油氣藏勘探開發企業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海洋生物廢棄物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地方豬資源保護與利用企業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恒興水產養殖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企業重點實驗室等13家在湛實驗室先后被評為省級重點實驗室。
作為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省級重點實驗室是我省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的重要科技創新平臺。湛江省級實驗室體系學科不斷豐富,研究領域涉及全省和湛江優勢特色的經濟社會發展領域,涵蓋海洋、水產、種業、熱帶作物、醫藥、油氣勘探等產業。13家省級重點實驗室相繼承擔并完成了一批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以及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橫向項目等大量科研任務,并取得豐碩成果,加強了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成為了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在湛的省級重點實驗室承擔項目能力不斷提升。在湛的13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共主持和承擔各類在研課題512項,獲得研究費超過2.37億元。原始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省重點實驗室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5項。其中廣東省天然橡膠加工重點實驗室實現首個全球第一,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實現天然橡膠膠乳的3D打印,為搶占天然橡膠先進智能材料制備的國際話語權打下了堅實基礎。
高層次人才不斷集聚。截至目前,湛江市內的省重點實驗室共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兩院院士3人,廣東省“揚帆計劃”引進緊缺拔尖人才2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2人,高級職稱或博士260人。
為實現學術思想的交流與開放,實驗室通過設置開放基金和開放課題來營造開放共享的科研環境。在學術交流活動中,采取“走出去,請進來,重實效”的策略,通過舉辦和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開展合作研究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由此合作交流的平臺從國內延伸到國際,合作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020年9月,廣東省天然橡膠加工重點實驗室在湛江市承辦天然橡膠技術交流與推廣活動,活動共66家企業和單位參會,現場參會人員150人,線上直播累計觀看9.76萬人次,本次推廣活動為天然橡膠“上中下”游的產學研合作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實驗室成員陶金龍博士于2020年在“天然橡膠交流與技術交流與成果推廣活動”上作專題報告,報告反響強烈,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廣東省水產品加工與安全重點實驗室積極鼓勵和支持國內外的研究學者申請開放課題及來室從事合作研究,并提供相應的經費和條件支持,自實驗室成立以來,開放課題44項,資助經費138萬元。近年來,實驗室與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新西蘭林肯大學、新西蘭奧克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等高校均有緊密的科研合作與交流。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湛江市積極推動創新研發平臺建設,充分發揮省級以上研發平臺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扶持等方式不斷提升研發平臺創新能力,推動建立市級重點實驗室32家,有助于進一步培養與聚集優秀科技人才,加強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攻克核心技術,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引導企業加快科研成果產出和轉化,完善產業鏈條,帶動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湛江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湛江,實驗室建設迎來了新高峰。各類原始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層次人才不斷集聚,湛江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科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成為推動科技強省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